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06年第1期 > 正文
编号:13199261
走进孩子诗人般的世界
http://www.100md.com 2006年1月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6年第1期
     有人说,每个儿童都是一个诗人。为什么成年后的诗人这么少?是因为父母把诗人扼杀在了童年时代。童年的世界是丰富多彩,快乐而美好的,充满着天真的幻想和美丽的愿望。然而,为什么现在儿童感到压抑、苦闷,而家长都疲惫、焦虑而又无助?

    父母在感叹现在的孩子不好教育、不懂事的同时,有没有反思自己,你有没有真正了解过你的孩子,真正走入过他的世界呢?

    家长如何与孩子更好地沟通?

    成人的主要沟通手段是通过语言。而当成人一厢情愿地要求儿童的语言表达,当他们只对儿童的语言才有反应时,他们是在把成人的世界强加在儿童身上。这不但使家长不能理解孩子的行为,而且还会以自己的理想来要求孩子。有多少孩子是父母愿望的牺牲品?家长们不知道,儿童的能力是有限的,它不可能完美地按成人的要求做,并且还有好多要求是根本就做不到的。成人如果不了解儿童的语言发展和心理成长过程,不能进入儿童的世界,很可能会失去与儿童建立亲密情感联系的机会。

    儿童的交流方式并不是完全依靠语言。早期,他们的语言刚开始发展,很难清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但是他们可能会借助于肢体语言或表情动作,他们用手比划、挤眉弄眼、握紧拳头、捶打床,并重复着“妈妈”,其实他们都是沟通大师,他们同时用口语及非口语的沟通使对方了解要表达的意思。儿童使用面部表情、声音的抑扬顿挫、身体的移动以及姿势来沟通,方式多样而易于理解,而大人主要是靠语言。成人通常是用成人的方式进行沟通,而儿童是依赖其他人而生存的,当成人限制了他们的表达和倾听的方式时,儿童的需要常被误解或忽略。

    儿童的行为需要被解读。儿童的世界有着自己的运行规则,不能靠成人的理解来看待孩子的世界。父母应扮演好奇的探索者和耐心的陪伴者才是明智的,不能僵化地去理解孩子的言语和行为,也不能按照自己的经验作出解释。也许孩子的眼泪是因为快乐或疲倦而流,而成人却固定地理解其为“悲伤”。

    儿童的发展有很多的特点,可以根据特点来引导孩子:

    1.儿童是天生的探险者,对环境有着莫大的兴趣。他们是感官的动物,最早是透过手摸、嘴尝、鼻嗅及耳听来获得对外界的信息。尤其是他们在抓、推、拉、玩弄他们周围的事物时,触摸给他们提供了大量的资讯。有位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说,儿童是在破坏中获得对新事物的学习的。而成人会以一个经验丰富者的身份出现,指导、削减、取消或惩罚儿童的行为,让他们重新改变自己的探索方式,这样成人就把他们的世界强加在儿童身上。儿童也因此被剥夺了他们探索的丰富性,并受限于成人要他们去探索的那些事物。

    2.儿童有幻想的天赋。他们可以把一张简单的椅子变成一个要塞、一辆汽车、一列火车、一栋房子、一匹能骑的马及其他无数的事物。可悲的是,当人长大时便失去了这种能力。大人不知道怎样和小孩儿玩耍,当孩子把假想的茶倒入茶杯里,坚持让大人告诉他们这茶是否要加糖或者刚刚好,这时候大人会感到荒谬或不耐烦。有个例子:一个四岁的孩子坐在一排椅子的前面,玩“开车”的游戏。当父亲走过来拥抱孩子,给他一个亲吻的时候,孩子急忙告诉父亲:“爸爸,不要吻火车头,不然车厢就知道他不是真的了。”如此投入的游戏,本身是何等生动积极的想像。如果成人(包括治疗师)不乐意和儿童玩或不情愿和儿童玩,于他们自己反而不利,错失了进入丰富的儿童世界的机会。当成人能够与儿童产生联系并进入他们的世界,便能进一步接触,巩固了相互的关系或情绪的联系。但在游戏中,成人常常缺席,结果儿童只好独自游戏。

    3.用隐喻来教导孩子。儿童善于用他们的经验来创造幻想和故事,他们可能重编青蛙王子和公主的故事,诉说王子按排聚会的故事,这些正是隐喻地说出他想自己有主宰能力的倾向。我们大人要注意用隐喻引导孩子,以有效的方式说出小孩子的关切或作出反应。在很多故事中有着明显的主题,比如善良,真诚,信任及责任等。孩子喜欢编故事,很多的故事中包含了自己的主题,这与弗洛伊德的潜意识是有联系的,孩子把自己的理想或期望投射到了故事中。父母在孩子兴致勃勃讲故事的时候,要做好真诚的聆听者和耐心的欣赏者,同孩子一起完成故事,并敏感地从中发现隐喻的主题,以此来引导孩子。这样,成人便逐渐走进了儿童的世界。然而,很多父母却没有这份耐心,他们爱孩子,这无可否认,但不知道怎样正确教导孩子,和孩子作朋友。他们为自己的工作或所谓的事业,把孩子交给个保姆或幼儿园老师,失去和孩子亲近和情感交流的机会。

    当家长发现孩子不听自己的话或者不按照自己要求做的时候,就会感到愤怒或受挫,会用成人世界的方式来惩罚孩子。然而,当孩子要求父母和他们一起游戏时,父母感到不能胜任或认为游戏是孩子的事,他们会回避或拒绝和孩子游戏,让孩子自己玩;而当孩子的要求不能得到满足,或父母对这些要求无力予以满足,就会用固有的单一的方式去处理,往往无法灵活地和孩子沟通;有的父母想参与孩子游戏,但又不知如何参与,就用打断和问问题来了解孩子的游戏,而不是观察游戏中隐藏的意义及象征。所有这些不良的沟通,如:不和谐、憎恶、疏远与冲突,大多都是由于成人不了解儿童的发展和意义世界引起的,成人根本无法进入到儿童的世界中去。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世界,每个世界都是一片诗人的花园。成人要尊重理解孩子,孩子依附敬重成人,达到两个世界的融合。让孩子融入成人的世界有很多的困难,因为他们不具备成人理性化的思考与分析,但是成人进入儿童的世界是可以的。毕竟,所有的大人都曾经是小孩,他们都曾经历过儿童的世界。成人如果稍加用心,就可以重温他们较早的想法、感受、感觉和一些不可思议的事。有位妈妈曾说她现在是和女儿一起成长。成人有认知的能力和技巧,可以站在孩子的立场考虑问题,稍加努力,成人就能丢掉僵化的互动模式和认知方式,以一颗童心与孩子一起享受儿童世界的童趣。正如著名哲学家海德格尔所说:“我们要诗意的栖居在这片大地上。”希望家长能与孩子一起游戏,一起成长,走进孩子那一片诗人般的花园。 (王丽萍 尹继国 李延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