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06年第7期 > 正文
编号:13199056
心理弹性:从积极角度看人的发展(2)
http://www.100md.com 2006年3月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6年第7期
     适应变化的能力也更强。通过教给他们一些技能,促成他们获得小小的成功,可以增强其自信心,提高儿童的自尊和自我效能感。有些儿童特别善于寻求帮助,他们乐观,外倾,善于交际,使别人愿意帮助他们。这些个人特点是弹性组成要素的重要方面。有了这些弹性因素,在面对不利处境时,他们就有了更多有效的心理资源去应对,心理弹性的作用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在不利处境中,来自外界的帮助可以为他们指出希望,获得成功应对所需的资源。在不幸经历后,外界的支持可减少负性连锁反应,抵消一些不利因素,并提高儿童在以后生活发展中的应对能力。这就要求外界提供尽可能多的支持,弥补他们在不利处境中受到的损失。比如,对一些经历了父母丧失的儿童,如果来自家庭中的其他成员、亲戚、老师以及邻居或社会工作者给予他们积极的关注,这种不利影响就会大大减少,对于儿童从逆境中恢复过来有很大的帮助。通过这几个方面,心理弹性在儿童面对不利环境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四、心理弹性研究对教育的启示

    目前,国内关于素质教育、人的发展等问题的研究观点颇多。而这些课题均可以运用到关于心理弹性的研究中。弹性理论使人们认识到了不利处境下儿童的应对能力,认识到了他们也是生活的积极施动者,看到了乐观的一面。这些研究结果对教育事业很有启发意义。有了这种认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我们的教育事业作出努力。

    1.要正确认识儿童的能动性

    教育部门以及学校、家长在作出决定和制定措施时,不应简单地把儿童看作被动接受者,要认识到他们的主动性,他们也有能力帮助自己。但也不能走向另一个极端,认为儿童是异常坚强的,这种观点会产生误导。在这种观点的指导下,有人会认为一些儿童非常坚强,他们在任何不利处境中也不会被击倒。儿童对压力的抗拒能力不是绝对的,他们有能力帮助自己,但不是完全不需要外界的帮助。

    2.在基础教育中培养儿童的弹性

    过去人们一直认为儿童是完全需要保护的,特别是现在独生子女日益增多,家长们会把自己全部的爱放在孩子身上,怕他们受一点委屈。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我国还没有完全实现素质教育,这使得家长和老师认为应该对孩子学习要求严一些,而其他方面可以不太注重,只要学习好了,就是好孩子。这种思想不利于儿童弹性的培养。儿童正处于性格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时期,有很大的可塑性。为此,必须重视培养、完善儿童的心理适应力,以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力。

    3.弹性的培养要从小事入手

    有人会认为既然弹性那么重要,对它的培养一定很难。而且儿童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任务,如何找到足够的时间来促进弹性的形成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其实,弹性的培养并不要求教师在课表中再加上一节,它不像专业技能一样,需要对儿童进行专门的训练。只要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为孩子们提供充分的机会来发展与弹性有关的行为,从很小的方面一点一滴地人手,逐渐深入,这样就可以促进弹性的形成。

    4.减小环境的不良影响

    心理弹性的研究说明,如果有比较好的抚育环境,良好的教育环境,有效的社会支持,或者个体积极个性特征的保护,儿童受不良因素影响的可能性就会降低。但当许多不良因素都发生作用时,克服它们的难度也就随之增大。因此,在增强儿童抵抗消极影响能力的同时,也需要加以干预,以减小环境的不良影响。

    在人的发展过程中,随时面临着不利因素的影响,对于儿童来说更不例外。面对不利因素,如果不能够很好应对,就有产生不良发展的危险。而心理弹性通过一系列保护性因素对于积极应对不利处境有重要作用。通过对这一领域的深入研究,对于我们更好地认识人的发展,制定合理有效的发展策略,更好地促进入的发展,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繁荣有重要的作用。

    注释及参考文献:

    编辑/何 妍

    [1]Martin L.Kmvetz. Resiliency :A Key Element forSupporting Youth At-Risk. Resiliency and Youth At-Risk, 1999,73(2):121~123

    [2]Russell C Hurd. A teenager revisits her father's deathduring childhood: A study in resilience and healthy mourning.Adolescence, 2004,39(154); Academic Research library : 337

    [3]Christiansen, Jeanne,Christiansen, James L. Usingprotective factors to enhance resilience and school suecesss farat-risk students. Intervention in School & Clinic,1997,33(2): 86

    [4]Rak, Carl F., Patterson, Lewis E.Promoting Resilience inAt-Risk Children. Journal of Counseling & Development, 1996,74(4): 368

    [5]PeterA.Wyman,Emary L.Cowen,William C.Work,LynneHoyt-Meyers,Keith B.Magnus,and Douglas B.Fagen. Careglvingand Developmental Factors Differentiating Young At-Risk UrbanChildren Showing Resilient versus Stress-Affected Outcomee:AReplication and Extension. Child Development,1999,70 (3) :645~659

    [6]Beardslee WR,Gladstone TR,Wright EJ,Cooper AB.Afamily-based approach to the prevention of depressive symptomsin children at risk:evidence of parental and child change.Pediatrics[NLM-MEDLINE],2003,112(2): 119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郭 楠 陈建文)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