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06年第10期
编号:13198901
青少年犯罪心理原因剖析及教育对策
http://www.100md.com 2006年4月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06年第10期
     目前,青少年犯罪问题已越来越突出,并且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无论从犯罪动机、犯罪形式、犯罪的手段等等方面都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不容忽视的严峻的社会问题,预防青少年犯罪已成为社会各部门、学校及家庭必须研究、认识和解决的课题。

    一、青少年犯罪的心理原因剖析

    1.青少年心理断乳期延长,生理与心理发展不平衡,导致其言行失范,诱发犯罪行为

    从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方面来看,青少年时期是由本能的生物人向理智的社会人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处于这个特殊阶段的青少年生理上发生了急剧而显著的变化,但其心理水平的提高相对滞后,缺乏合理调配自己活动的能力,使其在认识与情感、认识与行为、情感与意识行为、以及自我意识内部各成分之间产生一系列的矛盾。如果这些矛盾得不到化解,极易造成青少年心理上的障碍。

    2.不当教育造成青少年不健康的性格和心理

    目前,大部分青少年都是独生子女,一部分独生子女由于不当的家庭教育和缺乏集体合作环境,很容易诱发心理问题,如性格孤僻、耐挫力差、交际恐惧症、自闭症等。调查表明,我国独生子女中约30%有适应能力障碍,这一病灶是一颗定时炸弹,稍遇挫折就会爆炸,引发暴力的过激举动与犯罪行为。

    社会教育也存在着“盲点”。目前,社会对青少年的法规制约力度不够;社会教育场所太缺乏,非营利性的文化宫、青少年宫、科技馆、展览馆、图书馆等太少,高质量的优秀的精神文化作品少,满足不了青少年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3.各种复杂原因导致青少年心理品质较低

    (1)情感上的问题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88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