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07年第2期
编号:13198747
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对初中生主观幸福感的培养(2)
http://www.100md.com 2007年1月1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07年第2期
     二、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随着主观幸福感研究的深入,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越来越引起研究者的重视。尽管关于二者关系的看法目前存在着一些争议,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倾向于将主观幸福感作为心理状况的重要指标,如Cnaan和Blankertz等人认为:促进幸福感应该是心理健康的主要目标,心理疾病患者康复的基本目标之一应该是主观幸福感水平的增长。综合心理健康的标准、幸福感的发生机制、幸福感与心理健康关系的部分研究成果,我们倾向于认为主观幸福感是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标,心理健康的水平影响着个体的主观幸福感程度,主观幸福感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着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

    首先,从心理健康的标准来看。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曾具体地指明心理健康的标志是:①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②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③有幸福感;④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有效率的生活。由此可见,幸福感很早就被列为心理健康的标准之一。当前国内外学者倾向于将心理健康的标准界定为:智力发展正常、情绪稳定乐观、意志品质健全、行为协调适度、人际关系和谐、人格完整独立。在这六条标准里尽管没有明确列出幸福感,但综合影响幸福感的几大因素来看,心理健康的水平直接影响着个体的主观幸福感程度。

    其次,从主观幸福感的发生机制看。主观幸福感是个体内在因素(如个性特征、归因方式)与外部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发生的关键是一个人的价值观如何在外部事件与生活质量之间进行协调,即决定人们是否感到幸福的不是发生在人们身上的事件,而是人们对事件的解释。另外,当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23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