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07年第6期
编号:13198550
儿童亲社会行为及其培养策略(1)
http://www.100md.com 2007年2月2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07年第6期
     摘要:儿童亲社会行为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它对儿童的成长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阐述了儿童亲社会行为的涵义、年龄发展特点、形成因素,并提出了培养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儿童;亲社会行为;移情;培养

    一、亲社会行为的涵义

    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谦让、帮助、合作和共享等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它包括利他行为和助人行为在内的一切对社会有积极作用的行为。从对他人和社会有益的社会效果看,这两种行为的含义是一样的。但从动机看,分属不同层次和水平,其中利他行为是高层次的亲社会行为。因为利他行为是人们出于自愿的亲社会行为,它并不企图得到任何报酬或奖赏。亲社会行为是人与人之间形成和维持良好关系的重要基础,是一种积极的社会行为。儿童亲社会行为的产生和发展是同他们的道德行为的产生和发展相一致的。亲社会行为发展成为儿童的心理品质的过程,就是儿童道德认识水平提高,道德情感日益丰富,在活动中有效地掌握帮助别人的知识、技能及锻炼意志的过程。

    二、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年龄特点

    婴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研究,对解决亲社会行为的产生和起源有重要意义。严格意义上的亲社会行为在婴儿期还处于萌芽状态,婴儿的特点决定了研究者主要通过婴儿的情感反应和有限的行为表现来观察婴儿亲社会行为倾向。皮亚杰(1932)认为,8~12个月的婴儿已具有同情行为、利他行为和分享倾向。在与母亲和抚养者的相互交谈过程中,婴儿逐渐学会使用社会参照系,注意与他们自身安全有关的抚养者的情感反应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89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