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08年第9期
编号:13198024
中学生抑制性行为的成因及矫正办法
http://www.100md.com 2008年3月2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08年第9期
     〔摘要〕中学生的抑制性行为对他人造成的影响不大,不易引起家长、教师的重视。存在这类行为的学生,在面对新的环境或遇到无法预知结果的事件时,往往会出现心理和行为上的障碍。本文旨在探索家庭生活、学习环境以及自身因素对中学生抑制性行为的影响,提出行之有效的矫正办法,促使其淡化问题行为,形成健康的个性心理。

    〔关键词〕中学生;抑制性行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个性心理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码〕1671-2684(2008)09-0016-02

    中学生的抑制性行为对集体干扰不明显,对他人影响不大,不易引起家长、教师的重视。心理学研究表明,抑制性行为会妨碍中学生的个性发展,影响其心理品质的形成。中学阶段是走向成人、个性心理趋向成熟的重要阶段,笔者认为应关注其抑制性行为的成因,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及时矫正与教育。

    一、中学生抑制性行为的表现及其原因

    美国发展心理学家杰罗姆·凯根提出,个体的气质可分为行为抑制和非行为抑制两种。行为抑制性个体在面对新的环境或遇到无法预知结果的事件时,往往会出现心理和行为上的障碍,表现为胆小、羞怯、焦虑、自卑、沉默寡言、缺乏进取心等。行为抑制性中学生气质的形成虽存在着生物先决条件,但更重要的是受其生活、学习环境和自身主观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

    1.家庭环境因素

    许多研究表明,父母不正确的教养态度和方式、不良的家庭关系状况以及父母自身的抑制性性格,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中学生抑制性行为的产生和发展。

    (1)粗暴、严厉型的家庭

    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一些家长为了增强孩子的竞争力,除了让孩子过度学习外,还要求其言辞、行为、习惯、品质等方面完美发展。在教养孩子时,家长常采用高压策略,即粗暴地进行教导、批评、指责,却没有意识到,过多的教导、批评、指责会让孩子感到无所适从,限制其自信心和大胆个性的形成,易使其形成畏缩、自卑、不自信等性格。有数据表明,行为抑制性儿童家庭中家长对孩子管教过严的占74.07%,而一般儿童只占38.8%,差异非常显著。可见,家长的高压力策略会加剧孩子的抑制性行为。

    (2)溺爱、过分保护型的家庭

    在与外界的交往中,人会增强自我意识,促使自身性格社会化、智力发展及心理成熟。而现代家庭多是独生子女,一些家长往往视孩子为心肝宝贝而过分地保护、宠爱甚至溺爱,孩子往往被局限在狭小的空间,不能从广泛的社会交往中学会体验他人的情感,交往能力欠缺,在学校常表现为胆小、自卑、不肯动脑想问题、缺乏进取心等。

    (3)失和甚至离异的家庭

    有儿童研究学者认为: 离婚是威胁着当今儿童的最严重和最复杂的精神健康危机之一。孩子缺乏父母的关爱,享受不到家庭的温馨,再加上别人的嘲讽和歧视,久而久之,就会感到孤独、忧虑、失望、自卑,这种心态如不及时纠正,就会严重影响其情感、意志和品德的发展。有调查表明,这类家庭的子女表现出行为抑制性的比例远高于正常家庭。

    (4)家长抑制性性格的影响

    Muris等人发现,父母常在孩子面前常表露自己的焦虑、恐惧或是其他不良情绪,往往会增强孩子的恐惧情绪,“塑造”其情绪,即孩子的焦虑或其他不良的情绪很大程度上可能是从父母的行为方式和教养方式中习得的。生活中父母内向畏缩、胆小怕事、易紧张焦虑等性格,常会起负面的榜样作用,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正所谓“父母是子女的样子,子女是父母的镜子”。

    2.学校环境因素

    (1)教师粗暴、严厉的教育方式

    中学生年龄小,经验和认识能力有限、承受能力较弱,容易受到伤害。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为了分数、升学率,许多教师的行为浮躁,教育方式往往以批评、惩罚为主,态度粗暴严厉,方式简单生硬。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教师常采用惩罚手段会增加学生的焦虑感。专制型教师会使学生产生较多的挫折感,在教师经常性的批评和惩罚下,学生会形成消极的自我评价,久而久之,易形成胆小、孤僻、自卑的性格。

    (2)大班制管理的疏忽

    目前,由于部分学校师资不足、学生争抢进名校而使某些学校学生人数骤增等原因,一些学校往往采取大班教学,每个班级五六十人,甚至更多。在这样的班级中,许多学生觉得竞争压力大,自信心不足;而且由于人数多,教师组织教学时,没有足够的精力关注和指导每位学生的个性发展,较多关注优秀学生、学困生和问题学生,而中间层次的往往长期得不到教师的重视,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他们的胆小懦弱、羞怯、自卑、沉默寡言、自我封闭。

    3.自身因素

    当一个人看不到自己的长处、找不到自己的价值时,往往会形成消极的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行为抑制性学生做一件事情之前习惯先自我怀疑,预想过程有太多挫折,对结果和前途没有信心,常给自己“很难成功”的暗示,这种暗示引导其心理及行动趋向于消极,抑制其能力的正常发挥,结果造成事情失败,从而强化了其忧虑、消沉、胆怯、退缩等抑制性行为。

    二、中学生抑制性行为的矫正

    杰罗姆·凯根在对儿童行为抑制性进行追踪研究时发现,不是所有抑制型的儿童长大后都注定要成为一个害羞的人。因为虽然人格中有生物基础,但是环境在一定程度上还是起决定作用的。对于中学生的抑制性行为,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矫正:

    1.采取民主的家庭教育方式

    家庭环境是孩子受教育的重要场所,父母的言行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其行为习惯、心理素质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因此,要矫正孩子的抑制性行为,家长应做到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多一份表扬,少一份批评,这是培养健康良好行为的基本要求,也是矫正不良行为的基本原则。扬州大学的陈家麟曾就家庭教育方式对1095名中小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在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中,家长采取压力、歧视、经常打骂等不良教育方式的百分比均高于正常学生。所以,家长要学会理解孩子,用发展的眼光捕捉其进步和“闪光点”,营造一个民主、温馨的家庭环境,让其体会到理解和关爱,这将有利于孩子形成健康的个性。

    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一位教育学家说过:教师有可怕的力量能在学生的心灵上撒播怀疑自己命运的种子,也有得天独厚的机会消除学生在以往所受的不良影响;有强大的力量影响学生的一生变得更好还是更坏。因此,教师要打开行为抑制性学生的心灵,就要赢得学生的信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首先,要尊重和理解学生。这是教师人格魅力的源泉。教师应该摈弃粗暴的责骂、惩罚的教育方式,“蹲下来”和学生保持一样的高度,用他们的眼光看问题、看世界,真正尊重学生、理解学生,赢得他们的信任,与学生共同体验和分享生活、学习中的欢乐与成功、失望与不安,相互启发,共同进步。

    其次,赏识和期待学生。“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赏识,就是认识学生的能力和成绩,用赞赏的眼光看待他们,对其寄予希望,增强学生尤其是行为抑制性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其拥有信心和动力。每一个学生都是有潜能的,行为抑制性学生也不例外,一旦有点滴的进步,教师应给予肯定与鼓励,哪怕只是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亲切的手势,都会让其体验到被赏识、被关注的感觉,重塑信心。

    3.创造成功的条件和机会

    自我表现欲是青少年时期最主要的欲望之一。对于行为抑制性学生来说,最好的教育方式就是为他们创造更多的机会,满足其潜在的自我表现欲。由于这类学生有过多失败的早期经历,有较强的自卑畏惧等消极情绪,教师在备课方面要下功夫,设计的问题要有坡度,多创造机会让其体验成功感、喜悦感,逐步获得行动的勇气。

    三、结论

    抑制性行为已经引起不少学者的关注。在社会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一些教师仍是以成绩来衡量学生,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人格形成方面的关注不够,很大程度上冷漠了部分学生。对中学生抑制性行为的矫正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多方面的配合,由细微处入手,多管齐下才能药到病除。

    参考文献:

    [1] 王争艳,王莉,陈会昌,王京生.杰罗姆·凯根的气质理论及研究进展.心理发展与教育

    [2]陈会昌,张越波.气质研究的新进展.心理科学,2000,(9)

    [3]江光荣,心理咨询与治疗.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5.4.

    [4]Richards·Shaft著.胡佩诚等泽.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10.

    (作者单位:上海市奉贤区洪庙中学。电邮:tangtang_liuliu@126.com)

    编辑/于 洪

    终校/何 妍, 百拇医药(唐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