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08年第10期 > 正文
编号:13197993
团体动力和中小学班级辅导策略(1)
http://www.100md.com 2008年4月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8年第10期
团体动力和中小学班级辅导策略

     〔摘要〕班级是由一群学生与教师共同生活、学习与成长的场所。班主任运用团体动力进行有效的班级管理,将是学生健康学习与成长的重要因素。本文拟从团体动力的角度出发,探讨中小学教师班级辅导策略:首先,对团体动力的理论基础进行介绍;其次,认识班级管理中的团体动力形态;最后,提出班主任运用团体动力的班级辅导策略。

    〔关键词〕团体动力;团体动力形态;班主任;班级辅导策略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2684(2008)10-0007-03

    一、 团体动力的理论基础

    团体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互相影响、互相依赖,且具有共同的目标,为了完成特定的目标而相互结合成的组织。团体具有互动与相对动态的性质,是具有社会互动性质的组织,团体遵循共同的规范,具有目标性。

    团体动力是指某社会团体之所以形成的原因,以及维系团体功能的一种力量或一种方式。团体动力学是社会科学的分支,是一门探讨团体结构及团体与成员间相互动力关系的学问。其理论有场地论、因素分析论、社会团体工作理论、心理分析理论等。场地论代表人物勒温认为,应该把团体看作是一个生命的空间,它是由一些力量或变量组成,它们是影响团体内成员的重要变项。根据此理论,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班主任若能将班级作为心理场地并作数量化呈现,才能分析、控制班级与运用班级动力。因素分析论的代表人物卡特尔认为,团体动力主要受到某些重要因素的影响,领导者在决定团体的发展时,需要了解团体内的关键因素。根据卡特尔的理论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91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