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08年第10期 > 正文
编号:13197988
心理咨询的基本原则
http://www.100md.com 2008年4月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8年第10期
     〔关键词〕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教育;学校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学校教育日益重视的问题,各级各类学校通过专题辅导、讲座、团体活动等,着手维护师生的心理健康,解决常见的心理问题。师生具有健康的心理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如果教师心情焦虑、苦恼,学生情绪混乱,教育教学效果必然不会令人满意。

    优秀教师的教育工作之所以取得成功,首先是他们都重视接受学生的现状,鼓励他们自我表达;其次,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师生间建立起了融洽的关系。教师了解学生,接受他们,承认他们的情感,体知他们想到和感觉到的,帮助他们建立和保持自尊,当学生发展了自知力时,他们的自我就会逐渐发展。这个工作过程实际上是具有心理健康教育甚至是心理治疗意义的。非指导性心理咨询中的三个基本原则同样也适用于学校教育,在日常教育中应用或渗透心理咨询的原理,会更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同伴关系,更能建设性地处理班级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在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预防和发展是首要目标,如能在平时的教育工作中应用促进学生心理成长的沟通方式,会有助于心理问题的预防和解决。

    下面笔者结合实例分析和阐明心理咨询的三个基本原则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

    一、建立接纳、许可的感情

    接纳当事人的现状,是建立咨询关系的前提条件,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同样也要处理如何面对学生个体差异的问题。

    片段1:丽丽,班里年龄最大的孩子,不受同学们欢迎,父母是外来务工人员,忙于生计,无暇照顾孩子,丽丽经常穿着破衣服或脏衣服来上学,她自己也觉得很窘。教师应如何对待这个孩子呢?忽视她,任其自然,还是提醒她第二天穿得干净点?这些做法都可能会让丽丽有被冷遇、被拒绝的感觉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38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