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09年第1期 > 正文
编号:13197875
柴园——聋生心灵成长的港湾(1)
http://www.100md.com 2009年1月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9年第1期
柴园——聋生心灵成长的港湾

     〔关键词〕聋教育;手语;心灵 ;心理健康

    聋童由于先天或后天失去听力,缺乏与他人乃至与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又由于国内特殊教育发展的落后,很多地区的聋童缺乏早期教育,其心智的成长滞后于普通儿童。聋生心灵的成长离不开特殊学校的重视和引导,更需要特殊教育工作者和聋生家长的悉心呵护以及社会的积极关注。多年来,我校根据聋生心理发展特点,开拓创新,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在实践中探索思考,在思考中探索实践,取得了一些成效,获得了一些经验,产生了一些思考。

    一、聋人手语,破译聋生心灵的密码

    手语,根据聋人博士杨军辉的定义,是“人们在聋人环境中使用手的手形、移动、位置、手掌朝向,配合面部表情和身体姿态(有时也配合口型),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来表达特定意思的交际工具”。由于聋人耳不能听,口不能言,因此,手势语言自然成为聋童从小习惯的最自然的表达方式,是他们自幼起在最自然的状态下习得的“第一语言”。而进入聋校后,他们的手语在课堂教学和人际交往中进一步正规化、系统化、丰富化,成为最符合他们本身认知和思维特点,也最乐于使用的语言。手语是聋人的语言,手语是聋人与聋人之间最为直接、最为快捷、明了的沟通手段。

    沟通是心理发展的重要前提,聋孩子的语言沟通障碍阻碍了他们的身心发展,而手语是聋人沟通的重要手段,因此手语作为聋生学习成长和交流的工具在促进聋生健康成长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在聋校(听力语言康复也不能完全排除简单手语),没有手语的沟通和发展是无法进行教育教学的,手语在聋校的教育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只有娴熟的手语,才能真正推动学生的身心发展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19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