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09年第5期 > 正文
编号:13197769
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的心理分析和教育对策
http://www.100md.com 2009年2月1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9年第5期
     〔摘要〕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导致厌学、逃学、辍学甚至网络犯罪等现象已屡见不鲜。导致这一问题行为的原因错综复杂。本文从网络游戏自身隐含的负面的因素和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凸显的心理问题两方面进行分析,并给出教育建议。

    〔关键词〕网络游戏;心理问题;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2684(2009)04-0022-02

    一、外因分析——网络游戏隐含的心理影响因素

    网络游戏以互联网为基础,“将传统情节和角色刻画集成到交互的电脑软件环境中,体现出全新的娱乐模式,并发展了与之配套的新的表现手法和方式。”网络游戏的不断刺激和强化所带来的“快乐体验”致使青少年心理需求得到满足并逐渐产生对网络游戏产生依赖。正是由于受到心理刺激和强化、心理暗示以及游戏中的消极被动交往心态等方面的影响,致使一些青少年陷入网络游戏的泥潭而不能自拔。

    1.心理刺激与强化。网络游戏本身就是一个强有力的刺激物。从形式上看,形象逼真的图像给人绚丽夺目的视觉刺激,精美婉转的音乐给人愉悦的听觉刺激。从游戏过程看,离奇的故事情节、人性化的游戏角色给人以丰富的情感体验刺激。这些对处于心理发展关键时期的青少年来说,既有极大的感官刺激和诱惑力,也能够满足他们情感体验发展的需要。从游戏内容看,网络游戏中的“杀敌”和攻打“城池”等情境包含了大量的攻击性行为刺激。青少年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精力旺盛,大量攻击性内容的游戏使其更容易发泄自己过剩的精力。

    与心理刺激紧密相连的是强化,泛指“使用一定刺激增强有机体习得的反应刺激——反应联结强度,或增加其反应出现频率的过程”。游戏开始前一般都会被告知游戏中的任务,只有完成任务,才能进入下一阶段的游戏。伴随着情境刺激,下一阶段的任务便成为继续游戏的强化物。此外,网络游戏中的一些虚拟财产,如游戏的账号、点数、积分等,演化成了青少年眼中的物质财物,成为一种外部强化物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40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