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09年第12期 > 正文
编号:13197540
自我效能感:影响自我成长的积极信念
http://www.100md.com 2009年4月2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9年第12期
     〔关键词〕自我效能感;;影响因素;策略

    在从事心理咨询的过程中,经常有中学生问类似这样的问题:“老师,不知为什么,每当一个难题或挑战出现在我面前的时候,我总是很犹豫,担心自己能否顺利完成任务,或者想这件事值得我这么努力吗?然而每次我总是在犹豫中放弃了机会,我该怎么办呢?”人在面对任务或困难的时候,总会对这些任务和自己的能力作一些判断,这就是人的自我效能感在起作用。

    自我效能感(sense of self-efficacy)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班杜拉 (Bandura,A.1977)提出的重要概念。自我效能感是个体以自身为对象的一种思维形式,是指个体在执行某一行为操作之前对自己能够在什么水平上完成该行为活动所具有的信念、判断或主体的自我感受(Bandura,1986)。可见,自我效能感所指的并非一个人的真实能力,而是其对自己行为能力的自我表现评估或信心,是自我系统中起核心作用的动力因素,是影响学生行为和心理发展的积极信念。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自我意识高度增强,他们比任何时候都关注自我及他人对自己的评价,重视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自我效能感对中学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适当的自我效能不仅可以弥补学生能力的不足,而且可以使他们处于积极的心理状态。过高或过低的自我效能不仅会限制学生能力的正常发挥,而且使心理处于不健康的失衡状态。

    一、自我效能感对中学生行为和心理成长的作用

    1.影响中学生潜能的开发

    当学生面临不同的环境条件时,他选择哪一种环境,主要取决于他的自我效能感。学生往往会选择自己觉得能够有效应付的环境,而避免那些无法控制的环境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38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