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10年第1期 > 正文
编号:13196729
善待“高三恋情”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月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0年第1期
     〔关键词〕高三;早恋;个案辅导;认知矫正;理情疗法

    每年进入高考的备考阶段,到心理室咨询的高三学生明显增多,其中每年都有因恋情问题寻求帮助的。在处理恋情和学习的问题上,来访学生产生情绪波动、学习焦虑、亲子冲突甚至对老师的逆反和恐惧,导致无法集中精力学习。他们既希望保持恋情,又想不影响学习,更不想受到外界的干预,在现实中他们饱受煎熬。对于一个18岁的学生在高三特殊阶段产生的恋情,家长、老师应如何处理从而使其顺利走过高考,这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个案基本情况

    小林(化名),女,18岁,高三学生。文雅、内向、敏感,追求完美,遇事容易焦虑自责。她出生在一个教师家庭,读初中的时候,父亲下海当了个体户。自小父母对她的管教比较严,也对她寄予了较大的期望,她一向比较听话和自律,以较好的成绩考入了重点中学。她很关注自己的成绩,高一时,因感到学习压力大,自己不能很好地利用时间而到心理室寻求帮助。当时她的成绩在班里已经是名列前茅,但她还觉得自己没能做到最好。高二成绩保持在15名左右,高三在20名左右。进入高三时与一名志同道合的男生产生了恋情。

    二、问题缘起

    小林高三的时候,有一位以前曾同班的同学追求她,他们共同的理想是考传媒大学,未来从事传媒方面的工作。于是她恋爱了。她定了一个明确的目标——争取每次考试进步几名,最后进入班级前10名。每次考试她都希望自己能考好一点,但每每事与愿违。高三一模,她的成绩在班里排到30多名,她感到学习压力很大。前段时间,她的男朋友参加了北京传媒大学自主招生的考试(理科类),很有机会录取,按她当时的成绩是很难与男朋友并驾齐驱的,如果她考不到与男朋友同一层次的学校,那男生说会跟她一起读低一点的学校,她很担心出现这种情况,因此她很想提高自己的成绩,但越想读越读不进去,面对自己的成绩,她既害怕耽误男朋友,又觉得愧对父母。她谈恋爱的事一直瞒着父母,如果父母知道一定会出面干预,因此她心里又烦又焦虑,急切地到心理室寻求帮助。

    三、问题的分析与诊断

    小林的学习成绩一向不错,对自己的要求也很高,是一个很在乎别人的评价而忽略了自我感受的人。她每次考试前都想一些与考试过程无关与考试结果有关的事情,而且想法比较消极。从分析中诊断出小林得的是超前焦虑,是一些不合理的想法影响了她的考前情绪,从而影响了她的正常发挥。这种不合理的想法中包括对高三谈恋爱的看法,爱的情感与父母的期待一直在困扰着她的内心,父母是不允许她在高三谈恋爱的,如果知道了后果会不堪设想,她感到自己必须有好的成绩才能对得起父母。太多的想法使她不堪重负,要帮助她走出困境,最重要的是认知的调整和精神减压。

    四、辅导方法

    1.认知矫正法:通过建立新的积极的内在对话代替原有的消极的内在对话,从而建立一种对考试现实、合理的态度。

    2.理情疗法:运用情绪ABC的理论,让小林认识到想法决定情绪,引导她认清自己的不合理想法。

    3.分享:自我暴露。

    五、辅导过程

    第一次辅导:2009年3月23日,小林因学习成绩下降和情感困扰到咨询室寻求帮助。我让她说出对考试的担忧,帮她分析她的一些不合理想法:“我必须(一定)考出好的成绩”,“如果考不好后果会不堪设想”,“人应该得到生活中所有对自己来说重要的人的喜爱和赞许”,“我应该各方面都做得比别人好”。当这些想法出现时当事人没能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反而会引起情绪的困扰时,这些想法就是非理性想法。我给小林介绍了艾里斯的情绪ABC理论,教她如何辨别自己身上哪些想法是非理性想法,当出现非理性想法的时候,如何去驳斥,建立理性的想法。

    小林认识到自己对考试和自我有一些不合理的想法,从而影响了考试的正常发挥。想法决定情绪,考试前换一种想法,让自己快乐自信起来,可能会有不同的效果。我让小林意识到在高三这个特别的时期产生了恋情,出于真诚,感情没有对错之分,如果把握有度,也是成长中的一种珍贵的经历。

    结束咨询时,小林说她轻松了很多,谢谢老师让她了解了自己,她知道应如何去面对了。

    第二次辅导:2009年5月25日下午,小林满脸憔悴来到咨询室,一开始说话就忍不住流泪。诉说她的恋情被父母发现,父母如临大敌,对她苦口婆心施加压力,她觉得很难面对父母但又难以割舍恋情,处于两难的境地,很有负罪感。近段时间不能集中精神复习,高考即将来临,心里既焦虑又恐惧。

    我让小林安静下来,告诉她:“我完全能理解你现在的处境和心情,也能理解你父母的用心和做法。因为我也为人父母,我的女儿上一年(2008年)高考,在临近高考的时候也发生过类似的事情。”

    我告诉小林:上一年高考一模的成绩出来后,女儿打了个电话告诉我,说这次考试考得很差,平时在班里名列前茅的她,这次却下降了几十名,说着说着就哭起来了。这是她第一次在我面前为成绩而哭,说到最后,还说有负罪感。后来我从班主任和她的口中得到证实,她谈恋爱了,班主任很希望家校联合管一管这件事情。听到这个消息我心里很不是滋味,既失望又难过,甚至有点气愤:怎么这么不理智,在高三的重要时刻去做这件事,如果处理不好,十年寒窗就可能功亏一篑了。作为家长的我第一反应是,如何让她分手,把情绪稳定下来。后来又想,女儿是个自制力比较强又有主见的人,班主任已经提醒过她几次,并不能阻止事情的发展,反而引发了女儿的逆反心理和对考试的精神负担。另外,从职业的角度我意识到这种状况是不适宜分的:如果因外界施加了压力让恋爱的学生分手,即使表面分了,心还是不离的,造成的痛苦会更大,尤其是女生。也就是心理学上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能专心应考,家长应该做的是帮孩子稳定情绪,进行精神减压。当我理清思路后,与家人取得了共识,对女儿的恋爱和考试有了明确的态度和做法:对于女儿的高三恋情采取了理解和包容,不作追问,尊重她的个人感受,相信她能分清主次,将恋爱事件正常化和冷处理。一家人在一起时,主要是讲开心话,做开心事,让她更多地感受到家庭的关爱。女儿轻松了很多,情绪平稳了,对考试的那颗平常心慢慢也找了回来,那种自信和乐观又回到了她的脸上。一个多月后,她以良好的心态参加了高考,考出了应有的水平,以全校理科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全国重点大学。

    小林听着我女儿的个案,眉头变得舒展了,眼睛也有了光泽,她说她很希望她的家长也能像我对待女儿那样对待她,理解她,那该多好!我说,如果你父母知道了现在他们所做的与他们的希望是背道而驰的,一定会作出调整,因为父母的出发点是爱。这里已经有一个成功的例子,今天晚上你父母来的时候,你把我的例子跟他们讲一下,看看能不能使他们有所感悟,如果不行,我再跟你的父母当面沟通。小林很用力地点了点头。

    第二天早上,小林一脸笑容地告诉我,没事了,父母终于原谅了她,不再追究了,她可以静下心来复习了。

    六、辅导效果

    高考当天,我见小林满面春风地进了考场。高考成绩一放榜,她就跑来告诉我,她考了617分(文科类),是班上的第一名;她高兴地说自己是一匹黑马,并感谢我帮她解决了亲子冲突,使她有良好的心态应考,才会考出这样好的成绩。

    七、建议与反思

    从我接触的相关案例中发现:高三学生谈恋爱,谈的内容主要是围绕学习的问题,互相倾诉,互相减压,有时候只是找一个固定的倾诉对象,跟情感无关。据了解,有一所省重点中学的重点班,在高考前夕,突然冒出了七八对恋人,令班主任措手不及,但高考后就各奔西东了。在高三阶段发生的恋情,高考后绝大多数是无疾而终的,所以高三的恋情有它的特殊性,我认同以下的观点:

    1.“高三恋情”是吸引,也是自我减压。高三学生很容易借助“高三恋情”来进行心理减压。“高三恋情”所以有心理减压的功能,主要源于以下两方面的心理机制:第一种是“异性效应”,即面对高考压力,男孩和女孩之间的相互交往产生了异性效应,可能提高学习效率。第二种是“自我设障心理”, 由于害怕失败,就事先给自己准备了一个借口——我没考好,是因为我高考前光顾谈恋爱了,于是,如果失败了,可以留住面子;如果成功了,就更有面子,从而缓解了焦虑情绪,减轻了心理压力。

    2.“高三恋情”,也许与爱无关。高三学生的异性交往发生在青春期的男女之间,因而被误当成了爱情。实际上,大多数这样的感情并没有演化成真正的爱情。

    正因如此,作为家长和老师更应该善待高三的恋情,因高三的学生更需要有平稳的心态和愉快的心境,一般外界的干涉反而会让恋爱中的人心靠得更紧,情绪的波动会更大,更不利于考试的发挥。我曾经与小林的班主任进行沟通,了解班上恋爱学生高考的情况,班主任说那几对都考得很不错。他们的恋情都在班主任的掌握之中,但班主任并没有对他们施加压力,真是“管”得有度,使恋爱变成了学习的动力。

    但有些学生就没有那么幸运,往往被外界的干涉搞得身心疲惫。在很多时候,善待高三的恋情,比一棍子打死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稿件编号:091222006)

    参考文献:

    [1]郑希付,郑雪.心理咨询原理[M].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作者单位:广东南海桂城中学)

    编辑/于 洪 终校/何 妍 (袁展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