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10年第9期 > 正文
编号:13193857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http://www.100md.com 2010年3月2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0年第9期
     焦虑是人因为面临危机而产生的一种高度忧虑不安的情绪状态。它是人面对危机时的自然情绪反应,可以使人提高警觉,避开危险,积极应对,所以适当和短暂的焦虑是正常的。我们这里所说的“焦虑”指的是那种没有明确原因,甚至是日常生活中很小的事件都会引起紧张不安的强烈焦虑情绪反应。其表现为惴惴不安,提心吊胆,忧心忡忡,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甚至出现植物神经紊乱,如心跳加快、呼吸急促、思维迟钝、动作迟缓、心慌等。焦虑与抑郁不同点在于,抑郁主要是指心情烦闷、消沉甚至悲观失望的特殊心境。焦虑则是指一种没有明确原因的紧张情绪,充满了过度的、长久的、模糊的焦虑和担心,身体紧张,神经系统反应过强。当然,也有人是两种征兆一起出现。

    焦虑的产生多与环境和个性有关系。如性格内向的人比较容易产生焦虑。一些特殊性格倾向在面临心理压力时也容易产生焦虑,如追求十全十美的人,具有自卑倾向的人,过度关心自己健康的人都容易由于内在的心理冲突而导致焦虑。当然,更多的则是由于环境的原因,如社会生活的一些情况、个人的种种事情使人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等都会引起焦虑。

    晚唐著名诗人李贺被称为“鬼才”,在他存世的诗歌中,写鬼神的占了很大的比重。据说他长相奇特:身体细瘦,通眉巨鼻,长指爪;性格忧郁孤僻,体弱多病。他出身于破落贵族,有强烈的功名欲望,但从不去奔走权门。他胸怀大志,常有时不待我的紧迫感,而体弱多病又使他经常感受到死神的威胁。在这种重压之下,李贺时时刻刻处于忧惧恐怖和焦躁不安之中。由于对现实的失望,他转而对鬼神产生浓厚的兴趣,据说他常常一个人骑着驴子去墓地寻找灵感。他笔下的鬼神虽是异类,但却具有人的情感。请看他写的这首《苏小小墓》:

    幽兰露,如啼眼。

    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

    草如茵,松如盖。风为裳,水为珮。

    油壁车,夕相待。

    冷翠烛,劳光彩。

    西陵下,风吹雨。

    苏小小是南朝时期钱塘名妓。她的美丽打动过当时和后世许多文人。这首诗开头写看到幽兰上晶莹的露珠,犹如苏小小幽怨的双目。坟上萋萋如烟的花朵不堪剪下来为信物,没有信物何以结同心之好。坟前茵茵的青草是她的床褥,亭亭的青松是她的伞盖,徐徐的春风是她飘然的衣襟,叮咚的流水是她身上环珮的声响。生前乘坐的油壁车在夕阳下空相等待。翠烛发着冰冷的光焰一无所用。西陵下凄风寒雨,寂寞凄凉。这首诗既是在同情苏小小的悲惨身世,同时也是在感慨诗人自己想为国家做一番事业却不得施展,“无物结同心”的孤愤之情。李贺由于郁郁不得志,长期处于心理焦虑忧郁之中,年仅27岁便离开了人世。

    焦虑也是现代社会比较常见的症兆。国际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大约有4.1%~6.6%的人一生中会得焦虑症。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全球焦虑症患者约有4亿。我国国内调查表明,4.1%的人曾患有焦虑症。研究还表明,脑力劳动者、女性患者更多。

    预防和治疗焦虑,同样也是首先要正确认识自己,相信自己。事实证明,过于追求十全十美的人当某些方面或事情不够完美时就会产生强烈的焦虑感;具有自卑倾向的人总认为自己不如人,因此常常会有强烈的不安全感而产生焦虑;以自我为中心,过度关心自己健康的人一遇轻微不适就会有强烈的恐惧进而发展成严重的焦虑障碍……凡此种种,都说明焦虑产生的根源首先在于自己。

    预防和消除焦虑,就要努力营造快乐轻松的心情。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人不改变自己的情绪,就很难改变自己的行为。情绪改变就会导致行为的改变。如果一个人总是把自己放在某种情绪状态之中,感受这种情绪,十有八九这种情绪就会真正到来。而良好的心情对于健康的积极作用是任何药物都无法取代的。

    唐诗在调适我们不良情绪时会提供很多好的材料。当我们处于焦虑不安时,不妨多读读唐诗中的山水田园诗歌,体会其中的恬静自然,抚平我们焦躁不安的心态。请看下面两首唐诗:

    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这是王维题朋友居所的诗歌之一。桂花虽然繁茂,但花瓣极细小,花落无声不易被人觉察,只有内心十分闲静才有可能听到。头二句刻画出了春夜春山的空寂静谧。在一片宁静之中,月亮升起映出的银辉竟使山鸟惊觉起来,在春涧中不时发出叫声。这首诗以花落、月出、鸟鸣的动来突出春山的静,更显出环境和诗人心境的宁静。

    辛夷坞

    王维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这是王维田园组诗中的一首。诗的头二句写辛夷花的蓓蕾在春天的催动下绽开美丽的花朵。辛夷花的花苞都长在每一根枝条的末端,很像毛笔,所以作者用“木末”来表述。“芙蓉花”即指辛夷花,它的花苞形状和花瓣颜色都近似荷花,荷花又称“水芙蓉”。诗的后两句写花落。涧户,即山洞。山谷中寂静清幽,人迹罕至,花开花落,得之于自然,又回归于自然,与人事变化毫不相干。在这首诗中其实作者是借花开花落来表达对世事变化,转瞬即逝的感慨,但也可以启迪我们要用平常之心对待世间的一切变化,求得内心的平和自然。

    明代文学家胡应麟说这两首诗“读之身世两忘,万念皆寂”。其实客观世界本来就是那样自然平静,自开自落,人只有努力纯净自己的心灵,才可以做到“万念皆寂”,平复焦躁不安的心态。

    唐代诗人大多怀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但不少人历经磨难,道路坎坷。在遭遇挫折失败之后终于悟出天地人生的真谛,以豁达的心态面对眼前的困难和曲折。这种平静坦然的情绪应该也能使我们从中得到一些启发和鼓舞。请看李白的这首诗:

    拟古十二首

    (其九)

    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

    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

    月兔空捣药,扶桑已成薪。

    白骨寂无言,青松岂知春。

    前后更叹息,浮荣何足珍?

    这首诗是说活着的人如来去匆匆的过客,死去的人如一去不返的归客,天地就像迎来送往的旅店,古今多少人为此而悲叹。嫦娥虽升天得到长生,但只有捣药的玉兔陪伴她度过孤寂的日子。东海升起太阳的神树扶桑也已变成枯柴。埋在地下的白骨不会再计较毁誉荣辱,苍翠的青松并不知晓春天的来临。世间万事万物的兴衰都在于自然,悠悠人世令人叹息,一时的浮荣实在不足珍惜!

    一个人如果看透了天地人生,将生死荣辱置之度外,他就会从容不迫地对待眼前的各种压力和困难,营造起快乐的心情去避免焦虑的产生。

    柳宗元与刘禹锡都因参加了主张革新的王叔文政治集团而被贬官。柳宗元一生坎坷不幸,但他创作的诗歌散文最大的成就是在他被贬永州之后。在永州这个当时人烟稀少、荒凉冷清的地方他为了医治心灵的创伤,经常流连于山水之间,写出了《三戒》这样著名的讽刺小品,通过对小鹿、驴子、老鼠三种动物的命运的描述辛辣讽刺了那些得意忘形、外强中干、饱食终日的小人,尽人皆知的《黔之驴》就是其中一篇。他写的山水游记,如《始得西山宴游记》《钴姆潭西小丘记》等成了游记散文的扛鼎之作。柳宗元在永州一共呆了十一年,其间母亲因无法适应远谪生活而去世,他自己也不适应当地的气候,再加上几次无情的火灾,健康受到极大损害,他写信给朝廷大臣求助但却无人回应。在这种痛苦焦虑之中,正是由于柳宗元将生死荣辱置之度外,才从诗文创作中得到极大的心灵慰藉。

    预防和治疗焦虑,可以设法转移对所焦虑问题的注意,如把注意力集中在周围的具体事物上,观察研究细节并进行探讨;或考虑一件自己有兴趣的事情并参与进去。

    刘禹锡和柳宗元一样,同样遭到贬谪。他谪居之地多在湖南、四川等地。他在被贬流放期间,主动地采集当地民歌,改造民歌、创作民歌,将流行于四川东部的民歌《竹枝词》植栽到了唐诗之中,写出了受人喜爱的作品。在长达二十多年的贬谪生活中,刘禹锡一样充满内心的焦虑和痛苦,他把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对其他事物的喜爱和钻研、参与之中,确实起到了减轻和克服焦虑心情的作用。

    当焦虑不能控制地到来时,可以放慢呼吸的频率,放松思绪,或是选择柔和宁静的音乐闭上眼睛聆听,排除一切杂念,全身尽量放松。当然,更为重要的是,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调整,不要“看着别人活,活给别人看”,要活得积极自主,乐观自信,心平气和,坦然真诚。这样,焦虑的心情就会自然减少,甚至消除。

    (作者单位: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编辑/于 洪 终校/何 妍 (阎立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