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11年第12期 > 正文
编号:13189596
那一次雨点式的批评(1)
http://www.100md.com 2011年4月2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1年第12期
     〔摘要〕有效教研的关键是要有缜密的策划,要明确本次教研活动的目标,每一次教研活动要有主题,要能够突破重点难点。对于课的点评要考虑到对上课者的心理影响。要使教研活动的成效深化、延续和扩散。本文以一次公开的心理辅导活动课教研活动为例,具体而微地阐述了应如何开展有效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的有效教学能力。

    〔关键词〕心理辅导活动课;有效教研;有效教学;点评;批评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1)12-0011-03

    一、背景

    从2004年开始,浙江省每两年都要开展全省的心理健康教育“三优”(论文、教案、个案)评比,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来看,温州市的“三优”获奖均在全省名列前茅。为推广先进经验,2005年10月,浙江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三优”成果颁奖暨心理辅导活动课观摩大会在温州市召开,本会共开出观摩课20节,分小学、初中、高中三个会场,共有千余名教师前来观课。为了使观摩课能够上出水平,我们指导了其中十节来自温州的课,其中一堂课令笔者至今记忆犹新。这是惟一一节应承办学校强烈要求而开的非正式公开课,我们将之安排在分会场上。下面以指导应老师的课的教研活动为例,具体说明我们是如何开展有效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的有效教学能力的。

    二、教研过程

    (一)课前动员

    当天,笔者带了三十多位心理研修班学员到应老师开课的教室,专门为他这堂课坐诊把脉。在见到应老师之前,我先把这次研讨的背景告诉大家,要求每位课后都要表达看法,至少说一句评语,这是对应老师负责,更是对这次大会负责。

    (二)开课和观课

    根据当时的笔记,笔者将课堂流程整理如下。

    课题是《父母与我——记如何与父母交流》,对象是初一学生。第一环节用毛阿敏的歌《烛光里的妈妈》导入主题。

    第二环节是小组交流“我们的父母有没有做过令我们感动的或者难忘的事情”(用手摇的铃声终止讨论),学生有的说到“中暑挂盐水,妈妈陪了一天一夜”,有的说“生病住院,妈妈喂我,虽然工作很忙,但每天还来看我”等等,老师表达了一些同感的语句,基本上是总结性的或重复学生的话。

    第三环节是学生小品表演《我与妈妈闹矛盾》,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产生类似的烦恼?”有学生说:“我正玩电脑高兴,妈妈过来说:‘写完作业也不能打电脑!’”还有学生说:“妈妈要求我每个星期都要写一篇作文,还要看书,考试要95分以上。”

    第四环节是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我们为什么会产生这些烦恼?”有学生说,“我们不想跟父母说话”“妈妈不理解我”“父母不理解子女,自私、武断”“没有自己的隐私和空间”;也有个别学生说,我们没有理解父母的苦心。最后教师总结:我们产生这些烦恼,是因为相互缺乏交流;父母教育方法不妥;我们已经长大,而父母还拿我们当小孩;我们还不是很尊重父母。

    第五个环节是音乐故事《亲情》,故事大意是,开始时因为父母管教严厉,与女儿发生冲突,后来女儿病了,父母悉心照料,日夜守候,女儿还发现了父母的亲情日记,终于被亲情感动。

    第六环节是思考和记录“如何消除与父母的矛盾”,老师说,“请大家结合自己的经历,想想我们打算今后怎么做才能让自己与父母更融洽、更和谐地相处,在你手中的纸上写下你打算怎样和父母交往”。

    第七环节是沟通演练。教师呈现几个情境,让学生选择其中之一,然后进行现场角色扮演。比如,“星期天,你父母正和朋友在搓麻将,一旁的你无法做作业,你就……”

    最后一个环节是诗朗诵:《我的母亲》。

    (三)课后点评

    听完课后,笔者先请应老师把这堂课的设计思路向大家作介绍。然后再一次鼓励大家对这堂课进行点评。大家在鼓动下,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开了。发言越来越踊跃,越来越顺畅。不知不觉,几十句点评呈现了,虽然句句是真话,但没有任何修饰,更没有表扬和鼓励的意思,说得应老师大汗淋漓。幸好应老师耐挫力特好,尽管挥汗如雨,仍然态度诚恳地把雨点般的批评一句句记录下来。现将这场暴风骤雨式的点评经整理如下。

    优点:

    1.选题准:把与父母相处的课题选在初一上非常切合时机,因为初二是青春期逆反高峰期,逆反的对象正是父母,初一已有先兆。这正好体现了预防在先的原则。

    2.重体验:本课活动多,教师说得少,能尊重学生,对学生的发言能够注意共情和接纳,教态自然。

    建议:

    1.概念要理清。设计一堂课一定要先把涉及到的概念及概念之间的关系理解清楚。比如,“感受爱”与“友善沟通”。 在应老师看来,当学生感受到父母对他的爱时,便会与父母友善沟通。但事实上感受爱只是产生亲子沟通意愿的基础,是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2.目标要集中。这堂课的主题是“学习亲子沟通”还是“感受母爱”界限不清,要选一个确定下来。在案例提供、小品表演、提问设计上都要有利于向辅导目标上引导。 若以“沟通”为目标,则问“你这么理解父母的心意,那么后来是怎样跟父母沟通的呢?”

    3.分配要均衡。本堂课关于感受母爱的要比感受父爱的素材多,建议增加感受父爱的内容。在沟通对象上,不仅要有母亲,还要有父亲。

    4.伤害要避免。在上“感受父爱、母爱”的课前,要注意先调查学生家庭情况。在大家大谈父爱母爱的时候,对于有父母缺失的孩子可能会造成伤害,所以教师预先要做好避免伤害的准备措施。

    5.反思要引导。引导要谨慎,方法要巧妙。比如,学生在谈到发生亲子矛盾的原因时,大部分学生分析的都是父母的问题。可以在呈现案例和提问上下功夫。设置的小品中产生冲突的原因要凸显孩子错的成分,让学生来演,再通过角色互换,让学生体验到家长的感受,从而促发自我反思,而不是变成对家长的批斗会。

    6.行为要引导。可利用集体资源。如对沟通能力的培养,需要进行沟通方法的引导和行为的演练。可采用人生AB剧的形式,让学生对沟通不良的小品加以改编,重演良好沟通的小品,让其他学生从中学到良好的行为。

    7.体验要引导。对于沟通的小品,可以采用角色互换的方法加强学生的角色体验,达到相互感受、理解对方的目的。也可以采用空椅子技术。要充分利用小品,演后要问学生的感受。比如“闹矛盾时,你当时是什么感受?沟通顺畅了,你现在是什么感受?”“站在对方的立场体验一下,是什么感受?”等。

    8.体验主体的面要广。角色扮演不要只限于某几个学生,可以在小品表演后,引导全班学生两两配对进行角色扮演。如果发言学生的人数不够,要引导更多学生发言。最后环节中的诗,建议让全体学生一起读,会感受更深。

    9.手段要有情趣。用手摇的铃声来作为讨论结束的声音太缺乏情趣。建议教师用事先规定的体态语配合声音或规定的音乐来代替。课题中用“记”字不妥当。建议把课题改为“如何与父母交流”。

    (四)修改教案

    应老师听了大家的意见后把教案作了大幅度的修改。最后终于在学校的分会场上成功地开出了这堂课。那天他非常和气地一节课到底,虽然还没有学会灵活地回应、高效地引导学生,但总的来说,心理辅导中认真倾听、尊重、同感、真诚和接纳的基本理念都把握住了。而且目标基本集中在感受亲情这个主题上了。

    (五)研后回访

    为了了解当时这种研讨方式对当事人的冲击力和情绪影响,笔者在五年后再一次采访了应老师,请他真实地描述自己当时的感受、收获和对我们教研活动的建议。应老师描述如下: (徐慧珠)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