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11年第12期
编号:13189420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问题、原因与建议
http://www.100md.com 2011年4月2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1年第12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问题;原因;建议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手段,它对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和心理品质的增强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学生对心理课的兴趣也远远超出对其他学科的热爱。然而心理课是活动课,课堂展开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本文就心理课堂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进而提出解决的建议。

    一、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存在的问题

    1.活动:过多而体验不深

    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心理教师通常在课堂内容中加入若干有趣的活动。由于学生在活动中可以缓解一下压力,放松一下心情,学习热情大幅度高涨,课堂参与度显著提高。但是学生高亢的情绪只停留在活动本身带来的乐趣,并不能体验活动的目的和真谛,感悟不到价值所在,从而也唤不起学生对主题内容的思考。在课堂中,心理教师时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一个活动之后,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活动的感受或体会,他们一般都只会以简单的几个词回答教师,而且只体会到活动的表层意义,并没有根据自身的经历或经验,说出一些深层的东西。活动体验不深,课堂的长远效果就难以保证。

    2.讨论:过热而远离主题

    高中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具有了一定的知识,课堂讨论比较符合他们的年龄特征。心理活动课上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自主性体现比较明显,教师主要是引导,所以学生的参与性较强。课堂中,讨论环节成为必不可少的部分,通常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有些学校教学中实行“杜郎口模式”,这就更加有利于活动课的开展,小组讨论更加方便。也正因为这点便捷之处,课堂讨论也成了学生谈天说地的好时机,表面上看,学生们确实是在讨论,仔细一听却远离了课堂主题。

    3.气氛:过躁而控制较难

    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业负担较重,由考试引发的不良情绪很常见,人际与情感问题也不少,学生对心理课的渴望有增无减。因此,一上心理课,学生们双手欢呼,身心完全放松。在课堂上,学生们拥有充分的自由,可以畅所欲言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51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