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12年第2期
编号:13184155
认知疗法辅导高中生人际交往障碍个案报告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月1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2年第2期
同龄人群体,敌意归因偏差,三问题技术
     [关键词] 同龄人群体;敌意归因偏差;三问题技术;认知疗法

    一、当事人基本信息

    女,16岁,高一在读。普通三口之家,关系和谐,母亲较严格。妈妈认为女孩子到初中成绩会跟不上,就提前一年让女儿上学,年龄比大多数同学小1岁。四年级时,转来X市,之前就读于X省一师范附小。现成绩优秀,担任班级学习委员和数学课代表。

    二、问题描述和评估分析

    当事人的语文老师找到我,让我看一篇高一学生的作文《我有一个梦想》,文章结尾有一句话:“有些时候,同学对我的冷言冷语,让我恨不得拿瓶浓硫酸去泼他们。”显然,当事人是一个在同龄人群体中不受欢迎的人。许多心理学家认为,不受欢迎的年轻人缺少某种受同龄人欢迎所需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对人际关系的理解能力。但不受欢迎的青少年可能把其他青少年的行为看成是在故意作对,这就是所谓的“敌意归因偏差”,这对于解释被冷落的青少年表现出攻击性行为起到了关键作用。

    三、辅导过程

    (一)了解情况

    第一次面谈过程中,无论我们在讨论什么问题,当事人总是反复出现祥林嫂似的话语:“她们一直在背后说我。”“在学校同学们老是喜欢欺负我。”事实到底如何呢?面谈结束后,我找来了当事人的前后桌和班长了解情况。她们一致表示,当事人的人缘在班上的确不好,但也不存在同学们老在背后说她坏话的问题。

    第二次面谈主要是和当事人一起回顾她以往的学习经历。

    四年级以前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56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