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13年第1期
编号:13173827
建构主义学习观下结构不良问题解决的教学探讨(1)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月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3年第1期
     〔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结构不良问题的定义、特征和成分,进一步围绕结构不良问题解决的教学,分析了建构主义学习观下的三种教学模式(基于案例、基于问题的学习以及基于认知弹性理论的教学模式)的特点,最后总结结构不良问题的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结构不良问题;教学;建构主义学习观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3)01-0017-03

    传统的教学多是以教师灌输为主,学生被动式学习,学到的往往是经过简化、模拟、抽象的知识,虽然在课堂中会使用,但换了一种情境就可能无计可施,这些多是结构良好的知识。而现实中,大量遇到的是具体的、情境性的、复杂的、没有标准解决方案的结构不良问题,如何通过教学来提高学生对这类问题的解决能力,这长期以来都是研究的热点,受到教育学和心理学研究者的关注。

    一、结构不良问题定义、特征及成分

    结构不良问题(ill-structured problem),又称非良构问题、劣构问题,是指那些初始状态、目标状态、解决方法至少有一项不清晰的问题,它的主要特征是:(1)界定不明确,问题的构成存在未知或某种程度的不可知部分;(2)目标界定含糊不清 ......
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75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