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13年第1期
编号:13173761
分享见深度 深入见质量(1)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月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3年第1期
     〔关键词〕心理咨询技术;心理课;分享

    分享,是心理课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分享的深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心理课的深度:分享得透彻,心灵之间的触碰会更加强烈,课堂的生成会很精彩,课堂上的受益者会更多;分享得肤浅,问题只会停留于表面形式,或许就是一个“伪问题”,学生不会明白问题设计的意义,对课堂的印象也不深刻。在实践中,一些心理课分享环节进展得不是那么顺利,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心理教师缺乏相应技巧,课堂将会陷入僵局,一片寂静;如果心理教师能够巧妙运用一些心理咨询技术,课堂将会有转机,学生会更乐于投入到课堂之中。

    一、心理课分享环节中出现的问题

    在心理课中,教师有时提出一个问题之后,很可能会出现“零呼应”现象,这种现象可以理解,有些学生可能比较内向谦虚一点,即使想发表看法,也没有胆量说出来,害怕同学说自己爱表现、耍风头。在个别提问时,学生也可能出现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阻抗和语言表达方面。

    1.阻抗问题

    阻抗是个体对自我暴露与自我改变的抵抗。学生在心理课分享环节中的阻抗主要表现为:(1)沉默不语。学生站起来后,不知道说什么,不给老师任何信息,呆呆地站着,属于典型的茫然型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54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