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13年第2期
编号:13173000
聚焦课堂问题 重在对症下药(1)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月1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3年第2期
聚焦课堂问题 重在对症下药,中学生,问题行为,心理防御机制
     〔关键词〕中学生;问题行为;心理防御机制

    课堂问题行为我们可以简单认为是指发生在课堂上与课堂行为规范和教学要求不一致并影响课堂秩序及教学效率的课堂行为。比如:上课玩手机、交头接耳、私换座位、传递纸条、凝神发呆、私下看小说、胡写乱涂、口出怪音、敲打作响、打架斗殴等。课堂问题行为,如不及时矫正和干预,会影响学生品德的形成和智力的发展,从而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课堂问题行为是课堂教学管理的一大难点,对教学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是教师普遍关心的问题。

    根据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表现,笔者可将其归纳为以下几类:

    一、心理烦躁型

    课堂上有此类心理特征的学生,其行为具有一定的攻击性。一般说来,这类学生神经系统比较活跃,思维偏激,想凭借课堂上“不凡”的举动达到心理烦躁的发泄,倘若教师处理不当,容易和学生发生矛盾冲突,影响课堂教学。那么,中学生为什么会烦躁?

    1.来自父母的问题

    我担任初二(2)班的班主任时,学生顾某的父母长期不和,经常吵架。父亲经常外出搓麻将,有时输钱了,回到家还把怒气出在顾某身上。所以顾某在家中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没有爱的滋润,出现心理问题,与同学的交往充满敌意。有一回,笔者在自己班里上自然课,班长刚喊过“起立”没多久,我便在黑板上板书,只听见教室后排有学生打斗的声音,我回头一看,顾某与同桌在“激战”,我立刻把两人请出教室查问原因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34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