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13年第10期
编号:13167511
学生心理虐待现象浅析(1)
http://www.100md.com 2013年4月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3年第10期
     〔关键词〕中小学生;教师;心理虐待

    “你长大了能当经理?垃圾站经理吧!”“你怎么这么笨呢?怎么教都不会!”“小丽呀,就是不错,以后肯定能当大官,比你们都有出息”……在中小学学校的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这种现象,教师会有意无意地对学生的性格或能力进行口头攻击,例如羞辱、负性预言、贬低、大喊大叫、公开嘲笑或者过高期待,从而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这时中小学学生心理虐待(简称学生心理虐待)就发生了。

    一、学生心理虐待的定义

    对于学生心理虐待,目前没有统一、确切的定义。比较经典的是Gil的界定,他认为,在任何情形下,教师对学生心理的侵犯和忽视行为,只要是剥夺了学生的平等权利和自由,或者是妨碍了学生的最佳发展的作为或不作为都可以归为心理虐待行为。

    学生心理虐待现象在教学中非常常见,但是很少被教师所注意。特别是在中国文化背景下,教师是一种权威,而我们又强调尊师重道,教师打骂学生已经成为了一种管教学生的常用方法。虽然在当今的教育体制下,动手打孩子的现象已经逐渐减少,但是心理上的虐待却从没有减少。来自于升学的压力或者教师的“恨铁不成钢”的心态,特别是在分数已经成为能力的代表,为教师、家长和学生本身所追求的情况下,学生心理虐待现象便在不知不觉中发生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89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