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13年第20期
编号:13156724
留守儿童交往能力的培养
http://www.100md.com 2013年7月1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3年第20期
     〔关键词〕留守儿童;交往能力;心理健康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随着越来越多农村父母进城务工,农村小学留守儿童也越来越多。由于和父母长期分居,缺乏监督和指导,所以有一部分“留守儿童”在情感、性格等心理方面表现出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有的自控力差,没有好的学习习惯,缺乏学习兴趣;有的在缺乏约束的情况下,上网成瘾;有的性格孤僻,不善于与同学交往;等等。培养交往能力有利于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笔者认为可采用以下措施有效地培养留守儿童的交往能力。

    一、教师以身作则,为留守儿童学会交往作出表率

    首先,学校或幼儿园的教师、阿姨之间要团结协作。教师对待工作、生活和同事的态度,留守儿童是耳濡目染的,对他们的影响也是潜移默化的。因此,教师应时时、处处、事事与其他教师密切合作、团结互助,建立和谐、美好、温馨的同事关系。

    其次,与留守儿童建立平等、亲密的师生关系。留守儿童从进入学校开始,晨读、上课、课间游戏,教师都在和他们进行亲切的交往。在这些交往中,留守儿童会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态度,并据此认识和调整自己的行为。如果教师爱护他们的自尊心,尊重他们的人格,凡事以鼓励为主,师生关系会是平等、亲密、互相信赖的。这种人际环境会使留守儿童感觉到“教师像妈妈,学校像我的家”。反之,教师如果对留守儿童苛求、批评、训斥、惩罚,会造成留守儿童的情绪压抑,引起消极的情感。

    二、教师要为留守儿童多创造与人交往的机会

    首先,教师可根据留守儿童的性格特征、心理特点,在客观上为留守儿童创造交往的机会。留守儿童的性格特征、心理特点是不同的,有的留守儿童爱说、好动、浮躁;有的留守儿童内向、不爱说话、对人冷淡,教师可根据留守儿童的不同特点,科学安排留守儿童的座位,使不爱交往的留守儿童,在热情、善交往的同伴的影响下,学会交往。

    其次,教师可在游戏活动中,为留守儿童创造更多与人交往的机会,使留守儿童的交往面得到新的扩展。比如课间活动时,教师可以鼓励小朋友之间谈谈学校之外的事情。笔者所教的班级有个不善言谈的小朋友明明,他有一次带来了一个非常漂亮好玩的电动火车,小朋友们争相观看,羡慕地向明明问这问那,明明滔滔不绝地向大家讲述了他去父母打工的地方——广州游玩时的所见所闻。

    在游戏活动中,除了留守儿童自身选择游戏、选择伙伴以外,教师可注意观察留守儿童的游戏情况,人为地干预他们的活动。例如,在组织孩子们进行“娃娃家”游戏时,张×扮演小主人公,趁这个机会,我把呆呆坐着观望的李×叫到游戏中去,并对张×说:“你这么能干,再给你一个小弟弟吧!”于是,在游戏中,张×带着李×去时装店,他对服务员说:“请给我弟弟拿件衣服。”张×指导“弟弟”向“售货员”说清楚要什么颜色、什么款式的衣服等。就这样,李×在张×的帮助下,说了许多平时很少说清楚、说完整的话。

    三、家校要密切配合,共同创设温馨的成长环境

    要培养留守儿童正常交往的能力,需要教师、家长密切配合,共同为留守儿童创设正常交往的环境。我班的晓林性格冷漠、孤癖。平时教师叫他回答问题、参加游戏时,他一概不听,待在位置上一动不动,宛如木桩一般。通过家访笔者了解到,晓林的父母到深圳打工去了,整整两年没有回过家,他和七十多岁的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我与他的爷爷、爸妈取得联系,一方面,要求爷爷奶奶多带他去朋友、亲戚家做客,多鼓励他和邻居小朋友玩;另一方面,要求父母多回来看望他。经过家长和教师的共同努力,晓林慢慢地变了,喜欢与人交谈、与人交往了。

    总之,留守儿童是个特殊的群体,学会正常交往是每个人的基本素质,影响着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学校要培养留守儿童从小学会正常交往,塑造他们健全的人格。

    (作者单位:1.江西省定南县第二小学,赣州,341900;2.江西省兴国县枫边小学,赣州,342423)

    编辑 / 王晶晶 终校 / 于 洪, 百拇医药(袁云妃?王根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