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13年第22期
编号:13154431
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中的问题及对策(1)
http://www.100md.com 2013年8月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3年第22期
     〔摘要〕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过程中,课程目标不明确、错误的教育观念、缺乏专业教师、学生参与度不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内容呆板这些问题妨碍了课程的顺利开展和推广,教育者可通过设立明确的教学目标、转变教育观念、优化教师队伍建设、利用诱导式教学模式、开发校本教材、建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体系等策略,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效果。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优化;课程效果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3)22-0004-03

    心理健康教育课可以帮助学生改变一些错误的认知和行为,树立正确的态度、价值观,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学生良好心理品质和道德品质的形成,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1]。由此可见,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中小学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日趋成为共识,但由于心理健康教育课有自己的学科特点以及相对特殊的教学过程,在我国还是一门新兴学科,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在课程开设过程中面临着不少问题。

    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中的问题

    1.课程目标不明确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是指一定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课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07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