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14年第5期
编号:13138945
儿童青少年反社会性品行障碍述评(1)
http://www.100md.com 2014年2月1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4年第5期
     〔摘要〕文章主要阐述了什么是反社会人格障碍,儿童青少年的反社会性品行障碍与反社会人格障碍之间的关系,儿童青少年的反社会性品行障碍的流行病学情况、成因、干预、预防等问题。并结合现实情境,对儿童青少年反社会性品行障碍进行了反思,指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利用心理活动课提升青少年的情绪管理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可以开展针对父母教养方式的科学指导;需要察觉、识别、干预青少年的同伴交往等。

    〔关键词〕儿童青少年;反社会性;品行障碍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4)05-0008-04

    反社会人格障碍是人格障碍的一种,最早的研究可以溯源至19世纪初期,Philippe Pinel首先提出了“非精神错乱的疯狂”。1835年,德国精神病学家Prichand提出了“悖德狂”。20世纪40年代,Cleckley第一次详细描述了“心理病态者”。《美国心理症状的诊断及治疗手册》1968年(第二版)首次正式提出反社会人格障碍,并将其归入人格障碍这一大类当中。定义为“时刻存在的藐视、侵犯他人权利的行为方式,始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并持续发展至成年”。其中,欺骗和操纵他人被认为是该障碍的基本特质。
, 百拇医药
    有相当研究表明,反社会人格障碍,多始于儿童和青少年早期。但是,因为18岁以下的青少年人格还处于成长发展阶段,不能确认为某种人格障碍,所以儿童青少年时期多是品行障碍。

    品行障碍(conduct disorder,CD)是儿童少年期常见的情绪行为障碍之一,是一种发展性障碍,是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出现的反复而持久的攻击性和反社会行为,该行为侵犯他人的基本权利,并违反相应年龄的社会标准和规范(APA,2000)。品行障碍的特征是反复而持久的社交紊乱性、攻击性或对立性品行模式。它主要表现为攻击他人、偷窃、破坏、离家出走、逃学等品行问题。常见的伴发性障碍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药物滥用、焦虑障碍等。

    根据DSM-IV中关于反社会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个体在15岁之前具有品行障碍,同时18岁之后具有反社会行为,可以被诊断为反社会人格障碍;如果个体在15岁之前没有品行障碍,而在18岁之后出现反社会行为,这时只能认为个体具有反社会行为,而不能诊断为反社会人格障碍。这个表述非常清晰地说明了品行障碍和反社会人格障碍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 http://www.100md.com
    一、流行病学状况

    (一)反社会人格障碍的流行病学状况

    大部分研究结果显示,在不同国家的样本中反社会人格障碍的终生患病率(life time prevalence rate)大概在2%~10%之间,但台湾是一个例外,Compton等(1991)发现,台湾人格障碍的终生患病率只有0.18%。反社会人格障碍的性别差异在各个研究间均表现一致,即男性终生患病率高于女性。在美国,女性的终生患病率为1.2%,男性为4.8%。在年龄方面,年轻人的终生患病率高于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被诊断为反社会人格障碍的可能性减少。因为反社会人格障碍患者普遍不遵守社会规则,经常违法违纪,所以对罪犯反社会人格障碍的研究是有关反社会人格研究的一个重要部分。

    (二)品行障碍的流行病学状况

    由于社会制度、社会环境的不同,以及客观存在的地区间的差异,品行障碍的患病率表现出了某些差异。Rutter(1970)年的调查发现:10~11岁儿童4%有品行障碍;Kashani等(1987年)对150名14~16岁的儿童研究发现,品行障碍的患病率为8.7%;Anderson等(1989)的研究显示品行障碍的患病率为3.4%;我国的向孟泽等人在四川省四个地区开展调查,结果显示品行障碍的患病率为2.9%~13.6%;罗学荣等对湖南省6911名7~16岁儿童的调查显示,品行障碍的患病率仅为1.45%。
, http://www.100md.com
    许多研究都表明,品行障碍存在性别差异。Offord等(1987)的调查发现,品行障碍男生的患病率为8.1%,女生为2.7%;罗学荣等人的调查结果也显示,男生患病率为2.48%,女生为0.28%。总体来说,品行障碍通常以男童或男性少年居多,比较容易引起家庭和学校的关注,而女生品行障碍可能被忽视。而品行障碍的患病年龄存在研究结果的差异。如向孟泽等人的调查显示,7~8岁为患病的高峰;罗学荣的研究则表明,13岁为患病

    高峰。

    特别要注意的是,品行障碍往往与其他心理疾病存在共病现象,尤其是儿童青少年注意力缺陷障碍(ADHD)合并品行障碍(CD)的现象比较凸显,甚至有学者认为,ADHD和CD的共同发生可能是一个疾病分类学的问题,它可能说明这应该是一种单独的疾病,但是尚无确切的结论。目前,国内外也有许多研究探讨ADHA合并CD的现象。饶延华等(2010)对武汉2188名4~16岁的儿童青少年的调查研究显示,ADHD合并CD的患病率为3.15%,男生为4.74%,女生为1.83%。
, 百拇医药
    二、成因

    心理疾病的形成往往是多种因素的累加,认识其病因应从“生物—心理—社会”的综合模式去探究。反社会人格的形成与遗传、生物学因素和脑损伤有关,也与社会环境因素有关,尤其是家庭。青少年品行障碍的原因还不明确,多数认为是综合性的,即多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这包括身体内在生物学因素、家庭教养及社会环境因素。

    (一)生物学因素

    1.遗传因素

    有关品行障碍的双生子和寄养子研究的证据表明其具有遗传性,遗传度为20%到80%。瑞士的相关研究显示,其生物学父母没有反社会史的寄养子,在低危险家庭中成年犯罪率为3%,在高危险家庭中为6%;同时,生物学父母有犯罪史的寄养子,在低危险家庭中成年犯罪率为12%,在高危险家庭中为40%。

    有关基因学的研究也找到了一些品行障碍或者反社会人格障碍的证据。如19号和2号染色体的某些位点所含的基因与品行障碍有关。反社会人格与五羟色胺运转基因的多态性有关。雄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在外化行为中起主要作用。另外,上海精神卫生中心的研究者曾做过有关肿瘤坏死因子(TNF)基因多态性与男性青少年品行障碍的关联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基因型分布在两组中存在统计学差异。, http://www.100md.com(刘诗薇)
1 2 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