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14年第8期
编号:13135298
我国中小学生学习动机的研究进展(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3月1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4年第8期
     越低。

    归因和控制点也是影响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如果学生将成功归因于努力这种可控制的因素,他们就会信心百倍,并预期今后会再次获胜,有较强的学习动机;如果将失败归因于天赋这种不可控制的因素,那么他们就会听任失败,表现冷漠、压抑、自暴自弃或丧失动机。

    学习者的成就动机取向也是学习动机的影响因素之一[14]。余安邦认为,西方人主要表现为自我取向成就动机,东方人尤其是中国人主要表现为社会取向成就动机。大陆学者肖凌之的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大中学生以自我取向成就动机为主。

    2.家庭环境因素群

    家庭环境对儿童的学习动机有重要影响。不同的家庭环境和教育方式对孩子的学习动机有不同影响。鼓励孩子成功、了解孩子的教育过程、介入教育活动、允许孩子独立作决定的权威型育儿风格与儿童的学习的内部动机有显著关系。专制型育儿风格易导致外部动机,忽略型育儿风格易导致动机缺乏。[14]从研究结果来看,学习动机与家庭经济状况的相关存在性别差异。男生的学习动机(尤其是内部动机)与家庭经济状况存在显著相关,而女生则不存在。总体上来看,农村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家庭经济状况的相关高于城市学生,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越好,学习动机越弱;反之家庭经济状况越差,学习动机越强。郑海芳的研究显示,父母文化程度高的初中生和独生子女的初中生,学习动机得分显著高于父母文化程度低和非独生子女的初中生。
, 百拇医药
    3.学校环境因素群

    郑海芳的研究显示,初中生学习动机存在显著的学校类型差异,就读于城市重点学校的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学习兴趣、成就动机以及接近目标取向得分最高,就读于农村学校的学生得分最低。班级的竞争环境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刘跃雄的研究表明,班级中的竞争环境对学生的主导学习动机成分、成绩接近目标和成功能力归因方式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学习负担对主导学习动机成分的影响均不显著,但对成绩回避目标、避免失败动机、成功能力归因、成功难度归因、失败运气归因和失败难度归因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同时,学习动机与师生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相关关系,正向的师生关系与学习动机呈显著正相关或相关不显著,负向的师生关系与学习动机呈显著负相关。(刘跃雄,2006;王佳权,2007)。同伴关系对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自我效能、追求成功动机、成功努力归因、成功能力归因方式的影响是显著积极的。

    在教师的行为上,研究者发现,一般赞扬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但“努力赞扬”(夸奖学生努力)可能比“智力赞扬”(夸奖学生聪明)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合适的评语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还能提高学生的自我实现目标,使学生在成败时合理归因,并使师生心理健康处于良性循环状态。所以,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合适的评语。同时研究发现,专制、教师态度可以作为表面型动机的预测变量,预测力为9%;权威、责任感、教师态度、自信心可以作为深层型动机的预测变量,预测力为15%;责任感、专制、放任可以作为成就型动机的预测变量,预测力为11%。可见,教师的态度与行为也是学习动机的影响因素之一。
, 百拇医药
    4.社会环境因素群

    以往的研究表明,社会支持对初中生学习动机的影响较为明显。郑海芳的研究结果显示,主观支持对学业自我效能感、学习兴趣、成就动机、掌握目标取向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客观支持对成就动机、掌握目标取向、接近目标取向具有正向预测作用,支持利用度对学业自我效能感、学习兴趣、掌握目标取向有正向预测作用。这表明社会支持是影响初中生学习动机的重要外在因素,学生得到支持越多,越懂得利用支持,越有可能产生更强的学习动机。

    张忠峰在调查中发现,人们的思想观念、社会风气、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社会的分配制度等方面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相当大的影响,这些影响虽然没有家庭、学校那样直接明显,但也不可忽视。例如,近年来社会上出现的“新读书无用论”,导致少数学生厌学甚至辍学。因此,要重视构建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同时加强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的联系沟通。

    三、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
, 百拇医药
    1.团体心理辅导法

    团体心理辅导顾名思义,是在团体情境下提供心理帮助与指导的一种辅导形式,由辅导者根据求询者问题的相似性,组成问题小组,通过共同商讨、训练引导,解决成员共有的或共同的心理问题。锥力静通过团体心理辅导法对初中生进行干预实验,方差分析表明,辅导组成员的学习动机在前后两次测量中存在显著差异,而对照组成员则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团体心理辅导对于学习动机的干预有效,并且作用非常明显。除此之外,成员的学业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健康水平在人际关系的敏感性、抑郁、焦虑方面都有所改善。

    2.ARCS动机模式

    美国心理学家凯勒(Keller)在20世纪80年代创立的ARCS动机模式,提出了激发学习动机的四要素:

    (1)注意(attention),教学应引起并维持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注意力;(2)切身性(relevance),教学要与学生的重要需要及动机相结合;(3)自信(confidence),教学应发展学生对成功的自信,使学生对学习效果产生积极的期望;(4)满足感(satisfaction),将学习成绩置于学生的控制之下,使学生从学习中获得满足,提高教学成功的可能性。这一模式与教学设计紧密结合,对于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动机有积极意义,其有效性在国外已经得到了许多教学实验的证实。

    3.TARGET模式

    这是埃姆斯(Ames)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激发学习动机的TARGET课堂教学模式,由六个因素组成,即任务设计(target design)、权力分配(authority distribution)、肯定方式(recognition practices)、小组安排(group arrangements)、评估活动(evaluation practices)、时间分配(time allocation)。这种模式虽然建立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但仍是一个理论构想,并没有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得以验证,如何将其应用到具体课堂活动中,还需要更多的思考。, 百拇医药(刘敏)
上一页1 2 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