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14年第8期
编号:13135297
刘野老师的重度抑郁是怎样被彻底治愈的?(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3月1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4年第8期
     刘野回答学生和家长的问题的思维过程本质上是通过检索大脑已有知识回答问题的过程,这样就容易理解她的症状是如何发生的了。人们从大脑中检索已有知识形成思维的过程是潜意识的心理过程。刘野为什么不用检索到的知识来回答学生和家长的问题呢?

    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对潜意识心理过程的定义是:未被意识到或意识到了也调控不了的心理活动过程。刘野本来能够回答他们的问题,但是她做不到,这是一种焦虑情绪在作祟。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研究表明,当人们的焦虑情绪、恐惧情绪升高的时候,其思维检索知识的方向会只朝向担心、恐惧、忧虑方向检索消极知识进入思维。例如,20世纪70年代的一位下乡知识青年在半夜里被噩梦吓醒了,恐惧情绪使他从大脑中检索出这样的知识来思维:“地主会不会潜进知青点来杀我们?青年点房门闩得一点不牢固,坏人很容易进来……”当代大学生半夜里被噩梦吓醒时检索到思维中来的是另一类知识:“会不会我们同学中也有马加爵一类的精神病患者潜入房间里来杀人报复?同寝室里住六个人,说不定谁把钥匙落在坏人手上了……”
, http://www.100md.com
    这里表现出来的情绪性的单向思维就是在噩梦引起的恐惧的作用下,他们检索出来的知识都是关于房间可怕、会有危险这一种性质的知识,这时的思维就满脑子全是危险、不安全,一时难分真假。当恐惧情绪消失以后,他们的思维才会朝着积极方面检索知识进行思维,这时会想到:“房间里住这么多大男子汉怕什么?只是我自己在怕,其实没有任何危险。”

    (三)刘野的重度抑郁思维过程是怎样形成的?

    刘野在面对学生和家长说话的时候,大脑中升起的是高水平的焦虑情绪(后面再说这种情绪是如何形成的)。高度焦虑情绪引发的单向思维就是专门向“爱担心”“不放心”“好像还有什么不妥的地方”的方向上检索知识,当这些知识进入评价自己要回答学生家长谈话内容思维时,就是觉得自己的哪句话都说不妥,都好像有问题。此种情绪性单向思维过程就是地道的抑郁症、强迫症和其他焦虑障碍者的症状思维过程。因此,这些患者常常表现出不应该有的担心、疑虑、不放心、放不下等症状,令常人无法理解。
, 百拇医药
    而这种思维现象是潜意识的,是她自己意识不到也控制不了的。于是,她迅速陷入难以胜任工作岗位的危机当中,逐步发展到了重度抑郁状态。

    四、抑郁症、神经症都是大脑后天学习的结果——科学解释和高效改变潜意识的理论突破

    经过研究生短短几天的治疗,刘野就基本治好了,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她不仅能对学生和家长的提问对答如流,还给辽宁师范大学准备过英语六级的研究生们讲了一场考试复习辅导课,听课的研究生们都夸刘野讲得好!这时的刘野终于相信自己没有任何一根神经是“病着的”,也坚信自己的潜意识心理障碍形成于一种无意中产生的学习过程,还知道如何彻底康复和防止复发,这种能力称作元认知智慧,即自己对自己心理(重点是潜意识心理)的认知和调控能力。

    刘野对自身心理障碍的形成和治疗的元认知智慧在于认识到:几乎所有心理障碍的潜意识心理活动过程都是以条件性情绪反应为核心和关键因素的;理解和控制住了条件性情绪反应,心理障碍就变得不再可怕了。条件性情绪反应是什么?高中生物课本介绍了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实验:当食物被放进狗的口中以后,狗会产生唾液腺兴奋而分泌唾液;此时,实验者摇响铃声与狗的因食物产生唾液分泌的兴奋结合,数次练习以后,只要狗一听到这个铃声,即使其口腔中没有食物也会产生分泌唾液的反应,这就是条件反射。一听到铃声就分泌唾液,是生理条件反应;一听到铃声就想到进食,是认知条件反应;一听到铃声狗就愉快、兴奋,是条件性情绪反应。
, http://www.100md.com
    刘野老师心理障碍的形成,就是由于这种条件性情绪反应的作用。在刚上班时,她发现自己和师范院校毕业的教师不同,没有学过教育学、心理学,于是产生了很高的焦虑情绪。当她带着这种焦虑情绪看见“学过教育学、心理学的教师”批评学生能说出许许多多的话时,她在焦虑情绪驱动下产生了单向思维:“学过教育学、心理学的人批评一个学生竟能说那么多的话,我没学过教育学、心理学,到了和学生谈话时该怎么办?”这时,“需要和学生说许多话”的场合、情境(相当于铃声,以S代表之)和她“看见学习过教育学、心理学的教师批评学生”时产生的那种过敏的、偏高的焦虑情绪(用E代表)之间建立起一种条件反应。当她一面对需要和学生说许多话的场面时(相当于铃声的S刺激),便条件性地、自动地产生一个偏高的焦虑情绪反应(E反应)。她的焦虑情绪一升高便又产生一个焦虑性的单向思维,觉得自己准备和学生说的哪句话都不妥当,都不像学过教育学、心理学的人说的话,于是产生了对简单问题也无言以对的尴尬行为(障碍行为,以R代表之)。在S-E-R之间的条件反射稳固地形成以后,便产生迁移(也称泛化)效应,即“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井绳弯曲的样子被当成蛇而产生恐惧;在需要回答那名学生、那位学生家长问题的场合,她就觉得自己准备要说的任何一句话都不妥当,都说不出口,都不像学过教育学、心理学的人说的话……于是,无言以对。
, 百拇医药
    五、刘野治愈后不再复发的秘诀是什么?——全新的元认知概念与元认知干预技术

    刘野老师的抑郁障碍为什么治愈之后不再复发呢?这得益于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中一个关键的技术环节,就是治疗者必须把技术原理、技术操作转化为患者的元认知智慧,即通过治疗过程使患者对自身心理障碍形成的原因、原理、复发时的思维、自我诊断方法、应对方法等都了解得一清二楚,并且内化为操作技能。刘野老师自己也承认,她回天津上班后真正好起来是在三个月以后。这期间,她每天会发现自己还有细微症状,刚一出现症状,她就进行自我诊断和调适。她知道自己为什么过去越治越重,也深深地知道做哪些事会使自己越来越好并彻彻底底地好起来。

    这种自己对自己的心理现象进行觉知、反思、监督、调控和指导的知识技能被认知心理学家称作元认知。所谓元认知,其本质是意识以知识为工具对自身心理现象实施认知与调控的心理活动过程。为什么在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治疗中获得的知识能保证其不复发呢?
, 百拇医药
    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给刘野老师的是科学地、系统地、高效地消除抑郁症状和防止复发的心理学知识和技能,她可以亲自掌握与运用这些并不复杂的知识和技能,随时使自己的情绪放松下来,通过想象引发自信、自豪情感(以E’代表新情绪),使她再想象或直接面对需要与人交流的情境或场合(S),让她想象与人成功交流或实地与人交流(R),她大脑中的障碍随时可以被她自己设计的程序替代。这就是刘野治愈后不再复发的技术秘密所在。

    注释与参考文献:

    [1]作者系辽宁师范大学临床心理学教授,心理咨询与干预研究所所长,研究生王小楠的导师。

    [2]肖秋生.一个抑郁症女子的康复历程.天津日报.2012-11-23,第15版.

    [3]金洪源等.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辽宁科技出版社,2013.1.

    [4]张晓帆记者在《天津女教师曾深陷抑郁泥淖·微博帮忙开启又一段拯救之旅》报道中使用的“王小楠”系该研究生的曾用名,详见《大连晚报》2012年5月16日,A8版。

    [5]详见“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网”的《技术背景》专栏上《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临床治愈心理障碍技术成果评估标准》全文,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于2007年4月制定。

    (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大连,116029)

    编辑 / 丁 尧 终校 / 于 洪, http://www.100md.com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