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14年第16期 > 正文
编号:13126338
基于气质评定的初中生亲子关系干预实验(1)
http://www.100md.com 2014年6月5日 刘文?王歆然?张雪?李瑶
第1页

    参见附件。

     一、问题提出

    亲子一词起源于遗传学,是指亲代和子代之间的生物血缘关系。刘晓梅和李康从亲子之间的互动作用角度来定义,即以血缘和共同生活为基础的父母与子女间相互作用所构成的、亲子双维行为体系的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的统一体[1]。初中阶段是亲子关系发展的关键时期,相对于儿童期,初中生亲子关系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初中生与父母在一起的时间逐渐减少,亲子依恋的行为特征发生了变化,对父母的情感表露减少,也不愿向父母袒露隐私,但亲子间早年所形成的情感依恋仍会持续到青少年时期,并不因青少年追求独立自主而中断[2-4]。方晓义等人通过对中国青少年期亲子冲突的研究发现:第一,青少年与父母的冲突总体处于较低水平,发生冲突最多和最激烈的三个方面依次为学业、日常生活安排和做家务,而发生冲突最少和最弱的是隐私;言语冲突和情绪冲突是青少年与父母冲突的主要形式。第二,随年级升高,青少年与父母冲突的频率和强度呈倒U型曲线发展,初二年级处于顶峰;青少年使用协商、回避和干预策略的情况呈现显著下降的趋势[5]。

    亲子关系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包括家庭结构及环境、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及教养方式、子女的人格等。亲子关系因父母教养方式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在父母严格教养下的孩子容易产生越轨行为,增加了亲子冲突的机会[6]。Smetana指出权威型教养方式下的亲子冲突较少,冲突强度也较弱,而专制型教养方式会导致较频繁与激烈的亲子冲突[7]。

    儿童的气质是影响父母教养方式的主要因素,气质是由生物学决定的非常稳定而持久的心理特征,是个性发展的基础[8]。我国心理学工作者提出了气质的基本维度,包括情绪性、活动性、反应性、社会抑制性和专注性。近期几项研究表明,婴儿的气质特点(如社会性恐惧)可以预测父母的教养行为质量和亲子依恋安全性[9][10]。刘文、郭志峰曾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关于儿童气质活动性与父母教养因素相互作用的研究,发现气质的活动性与教养能力、教养方式、教养手段和教养意识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11]。气质通过对教养方式的重要影响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亲子关系的状况。

    本研究将探索初中生亲子关系发展特点及与气质各维度之间的关系,并基于二者的相关性,采用团体训练和个体咨询访谈的干预活动改善初中生不良的亲子

    关系。

    二、研究方法

    (一)被试

    随机选取大连市某初中学生共239人(其中初一80人,初二80人,初三79人),采用问卷法探究初中生亲子关系发展趋势及与气质各维度的相关性。从以上被试中筛选出亲子关系显著不良的家庭14组,其中实验组7组,接受干预活动,控制组7组,不接受任何处理。

    (二)工具

    1.《中学生气质问卷》(刘文、邓锐,2011),此问卷包含5个维度,22个项目,各维度的分半信度系数值在0.564~0.763之间,同质性信度在0.568~0.751之间,重测信度在0.502~0.803之间,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本研究中该问卷的信度为0.572。

    2.《亲子关系诊断测验》(周步成、方真,2003),全量表由10个分测验组成,分别考察5大类10个类型的亲子关系,此量表的分半信度为0.92,结构效度系数为0.72,本研究中该量表的信度为0.927。

    3.根据气质各维度的定义设计亲子活动,依照问卷调查得出的气质各维度对亲子关系的影响程度不同,安排体现各气质维度的活动次数以及时间。十次干预活动中共包含34个小活动,其中体现社会抑制性的活动共10个,体现活动性的活动共8个,体现专注性的活动共6个,体现反应性的活动共6个,体现情绪性的活动共4个。每次活动大约在70~90分钟。

    (三)程序

    由班主任协助向学生发放气质问卷,同时向家长发放亲子关系问卷。筛选出14组亲子关系显著不良的家庭,分为实验组和控制组(各7组)。

    对实验组进行亲子关系的干预活动,而控制组则不进行,最后再对两组被试进行气质和亲子关系的后测,进行差异检验。干预活动共进行十次,每次包括暖身活动和两到三个正式活动,在第一次、第五次、第十次之后还会增加访谈。第一次访谈主要对亲子关系情况作一些了解,第二次访谈主要针对每个家庭的问题进行访谈,第三次访谈围绕他们参加此活动的收获、感悟及作出了哪些改变,回顾总结整个活动。

    (四)统计方法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初中生《亲子关系诊断测验》得分进行统计检验,采用Pearson相关对初中生亲子关系与气质各维度进行统计检验,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干预结果进行统计处理。

    三、结果与分析

    (一)初中生亲子关系发展趋势

    由描述性统计得出,初一学生亲子关系总分的均值为136.17±17.61,初二为117.65±21.72,初三为112.59±23.96,总分的均值以及绝大多数维度的均值在三个年级之间有显著差异。该量表得分越低代表亲子关系越紧张,可以看出,初二、三年级比初一年级的亲子关系更加紧张,进行事后检验结果见表1。

    由表1可得,消极拒绝型(A),初三年级显著低于初一、初二年级;严格型(C),初三年级显著低于初一、初二年级;期待型(D),初三年级显著低于初一、初二年级;干涉型(E),初二、初三年级显著低于初一年级;不安型(F),初三年级显著低于初一、初二年级;溺爱型(G),初二年级显著低于初一、初三年级;盲从型(H),初二年级显著低于初一、初三年级;不一致型(J),初二年级显著低于初一、初三年级。

    在亲子关系总分上,初二、初三年级显著低于初一年级,初二、初三年级的亲子关系比初一年级紧张。

    (二)气质各维度与亲子关系的相关性

    表2 气质维度与亲子关系的相关性

    专注性情绪性活动性反应性社会抑制性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