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媒介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2)
三、视频媒介应用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视频媒介在学校中的应用,主要包括物理、英语等传统教学,还有一些艺术类课程的教学,例如广告专业、体操专业的教学。对视频应用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从2005年至今,共有四篇研究,其中国外三篇,国内仅台湾地区有一篇,已有的研究成果如表2:
表2 视频媒介应用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成果表
作者年份内容
Branigan2005共7周的冥想类视频干预,采用心情导引程序(MIPs)教学引发积极情绪,冥想CD能够诱发积极情绪,促进个体心理健康发展
Kupersmidt et al.20125次的广告视频课程,提高学生媒介解析技能,改变物质滥用的习惯,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 百拇医药
郭蕙凤2013TED励志视频导引的8次团体辅导活动,提高学生的希望感,帮助实现生活目标
Shoshani & Steinmetz2013娱乐视频课程干预,个体的自尊、乐观、自我效能显著提升,人际关系敏感度降低
综合表2可以发现,虽然已有的相关研究较少,但无一例外都证明了视频媒介蕴含大量心理健康教学资源。广告类的视频媒介可以为教学提供精确的针对性材料,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养成及健康行为的培养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励志类的讲座,能够为学生提供心理支持和借鉴,使个体更好地从失败经历中恢复;一些能够引发愉悦感的娱乐视频,通过诱发积极情绪,最终促进个体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和自我认识的提升。总的课程长度一般为5~8周,每周1~2次,每次80分钟左右,课堂中会结合一些团体活动、实践体验活动。教学注重学生感受的分享交流,注重团体动力。其中Branigan的研究在课程结束后两周测量了这种教学的长期效应,发现虽然课程结束,但积极体验仍能维持。未来研究可以学期为周期进行视频课程的设计,使这种课程模式具有更好的生态学效度,为大面积、普遍性的教学提供参考。
, 百拇医药
四、视频媒介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教学重点
综上,视频媒介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14年,学者杨若翰筛选出了能够诱发特定情绪的视频片段,我们可以在这些视频资料的基础上进行课程设计,参考国内外视频课程设计的经验,形成一套适合我国中小学生的基于媒介心理干预的教学模式。基于视频的心理健康教学应把握以下三点。
(一)合理选择视频材料以及掌握信息技术
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高品质视频是教学的重要材料,视频材料的选择应该注意吻合性、无害性、优选正面材料等标准。吻合性,即视频的内容与学生的思维水平、认知水平相一致,便于学生接纳,更好地内化榜样的行为,同时与课程内容、目标一致;无害性,是视频选择最重要的指标,视频内容应该避免粗俗、嘲笑类的信息;正面材料多于负面材料,形成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有助于学生正向思维的形成。
, http://www.100md.com 选择好视频媒介,要求教师掌握一定的信息操作技术,熟练运用各大视频网站客户端下载视频,同时,还能够通过一些视频编辑网站,对视频进行色彩处理及文字编辑,完善视频内容。如果能够针对具体的视频内容设计相应的程序,就可以实现让学生自由操作,克服传统教学时间、地点等的限制,增强教学的灵活性,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二)与传统教学相辅相成,互相补充
视频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尝试,它的课程设计应该参考传统的教学,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步骤及课后反思,更注重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同时充分挖掘自身的特色,充分发挥视频的作用。视频可以诱发动机,导入课程,引起直接的心理变化,如何使用这些功能,要针对课程设计的需要,把视频材料放置合适位置。另外,视频媒介不应仅仅局限于课堂,课堂教学的关键是教会学生在课后如何更好地使用视频。
(三)内化实践是教学的关键
, 百拇医药
任何想要引起心理变化的课程,必须考虑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原则,让学生先由外而内发生变化,最终实现由内向外的本质性变化。视频教学的课程设计,可参照绘本读书治疗的六个步骤:投入→认同→投射→净化→领悟→应用,实现学生心理历程从简单注意到深层次投入的递进变化,通过循序渐进,步步引导,最终实现内在认知的变化。在这六个阶段中,认同、净化、领悟和应用是教学关键,学生结合自身体验和经历,与视频中的主角进行思维碰撞,在班级团体中交流自己的想法,形成新的认知模型。教师对学生心理变化的把握,可以通过课堂分享和课后日记等方式了解。
媒介应用于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新的教学尝试,基于视频资源的完整教学模式的开发,将会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新的思路,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吕东刚.某些网络视频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负面影响及其应对策略[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1(10):38-39.
, 百拇医药
[2]刘海波.广告视频在广告教学中的运用探究[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5):67-68.
[3]何克抗.儿童思维发展新论和语文教育的深化改革[J].教育研究,2004,1.
[4]Diener E. Subjective well-being:The science of happiness and a proposal for a national index[J].American psychologist,2000,55(1):34.
[5]黄建延.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3(03X):8-8.
[6]Willoughby M T,Kupersmidt J B,Voegler-Lee M E. Is preschool executive function causally related to academic achievement?[J].Child Neuropsychology,2012,18(1):79-91.
, http://www.100md.com
[7]任俊.积极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8]Gross J J,Levenson R W. Hiding feelings:the acute effects of inhibiting negative and positive emotion[J].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1997,106(1):95.
[9]Fredrickson B L,Branigan C. Positive emotions broaden the scope of attention and thought-action repertoires[J]. Cognition & Emotion,2005,19(3):313-332.
[10]靳霄.情绪评定材料的量化研究[D].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卫生勤务系心理学教研室,2009:1-57.
[11]郭蕙鳯.以正向心理学取向运用 TED 讲座介入提升青少年希望感之历程与效果研究[D].台湾:新竹教育大学教育心理与咨商学系,2013:1-110.
[12]杨若翰.娱乐媒介干预对青少年积极情绪、个人资本及心理健康的影响[D].浙江: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2014:1-74.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杭州,321004)
编辑 / 王抒文 终校 / 于 洪, http://www.100md.com(张锐娟)
视频媒介在学校中的应用,主要包括物理、英语等传统教学,还有一些艺术类课程的教学,例如广告专业、体操专业的教学。对视频应用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从2005年至今,共有四篇研究,其中国外三篇,国内仅台湾地区有一篇,已有的研究成果如表2:
表2 视频媒介应用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成果表
作者年份内容
Branigan2005共7周的冥想类视频干预,采用心情导引程序(MIPs)教学引发积极情绪,冥想CD能够诱发积极情绪,促进个体心理健康发展
Kupersmidt et al.20125次的广告视频课程,提高学生媒介解析技能,改变物质滥用的习惯,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 百拇医药
郭蕙凤2013TED励志视频导引的8次团体辅导活动,提高学生的希望感,帮助实现生活目标
Shoshani & Steinmetz2013娱乐视频课程干预,个体的自尊、乐观、自我效能显著提升,人际关系敏感度降低
综合表2可以发现,虽然已有的相关研究较少,但无一例外都证明了视频媒介蕴含大量心理健康教学资源。广告类的视频媒介可以为教学提供精确的针对性材料,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养成及健康行为的培养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励志类的讲座,能够为学生提供心理支持和借鉴,使个体更好地从失败经历中恢复;一些能够引发愉悦感的娱乐视频,通过诱发积极情绪,最终促进个体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和自我认识的提升。总的课程长度一般为5~8周,每周1~2次,每次80分钟左右,课堂中会结合一些团体活动、实践体验活动。教学注重学生感受的分享交流,注重团体动力。其中Branigan的研究在课程结束后两周测量了这种教学的长期效应,发现虽然课程结束,但积极体验仍能维持。未来研究可以学期为周期进行视频课程的设计,使这种课程模式具有更好的生态学效度,为大面积、普遍性的教学提供参考。
, 百拇医药
四、视频媒介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教学重点
综上,视频媒介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14年,学者杨若翰筛选出了能够诱发特定情绪的视频片段,我们可以在这些视频资料的基础上进行课程设计,参考国内外视频课程设计的经验,形成一套适合我国中小学生的基于媒介心理干预的教学模式。基于视频的心理健康教学应把握以下三点。
(一)合理选择视频材料以及掌握信息技术
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高品质视频是教学的重要材料,视频材料的选择应该注意吻合性、无害性、优选正面材料等标准。吻合性,即视频的内容与学生的思维水平、认知水平相一致,便于学生接纳,更好地内化榜样的行为,同时与课程内容、目标一致;无害性,是视频选择最重要的指标,视频内容应该避免粗俗、嘲笑类的信息;正面材料多于负面材料,形成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有助于学生正向思维的形成。
, http://www.100md.com 选择好视频媒介,要求教师掌握一定的信息操作技术,熟练运用各大视频网站客户端下载视频,同时,还能够通过一些视频编辑网站,对视频进行色彩处理及文字编辑,完善视频内容。如果能够针对具体的视频内容设计相应的程序,就可以实现让学生自由操作,克服传统教学时间、地点等的限制,增强教学的灵活性,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二)与传统教学相辅相成,互相补充
视频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尝试,它的课程设计应该参考传统的教学,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步骤及课后反思,更注重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同时充分挖掘自身的特色,充分发挥视频的作用。视频可以诱发动机,导入课程,引起直接的心理变化,如何使用这些功能,要针对课程设计的需要,把视频材料放置合适位置。另外,视频媒介不应仅仅局限于课堂,课堂教学的关键是教会学生在课后如何更好地使用视频。
(三)内化实践是教学的关键
, 百拇医药
任何想要引起心理变化的课程,必须考虑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原则,让学生先由外而内发生变化,最终实现由内向外的本质性变化。视频教学的课程设计,可参照绘本读书治疗的六个步骤:投入→认同→投射→净化→领悟→应用,实现学生心理历程从简单注意到深层次投入的递进变化,通过循序渐进,步步引导,最终实现内在认知的变化。在这六个阶段中,认同、净化、领悟和应用是教学关键,学生结合自身体验和经历,与视频中的主角进行思维碰撞,在班级团体中交流自己的想法,形成新的认知模型。教师对学生心理变化的把握,可以通过课堂分享和课后日记等方式了解。
媒介应用于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新的教学尝试,基于视频资源的完整教学模式的开发,将会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新的思路,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吕东刚.某些网络视频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负面影响及其应对策略[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1(10):38-39.
, 百拇医药
[2]刘海波.广告视频在广告教学中的运用探究[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5):67-68.
[3]何克抗.儿童思维发展新论和语文教育的深化改革[J].教育研究,2004,1.
[4]Diener E. Subjective well-being:The science of happiness and a proposal for a national index[J].American psychologist,2000,55(1):34.
[5]黄建延.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3(03X):8-8.
[6]Willoughby M T,Kupersmidt J B,Voegler-Lee M E. Is preschool executive function causally related to academic achievement?[J].Child Neuropsychology,2012,18(1):79-91.
, http://www.100md.com
[7]任俊.积极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8]Gross J J,Levenson R W. Hiding feelings:the acute effects of inhibiting negative and positive emotion[J].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1997,106(1):95.
[9]Fredrickson B L,Branigan C. Positive emotions broaden the scope of attention and thought-action repertoires[J]. Cognition & Emotion,2005,19(3):313-332.
[10]靳霄.情绪评定材料的量化研究[D].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卫生勤务系心理学教研室,2009:1-57.
[11]郭蕙鳯.以正向心理学取向运用 TED 讲座介入提升青少年希望感之历程与效果研究[D].台湾:新竹教育大学教育心理与咨商学系,2013:1-110.
[12]杨若翰.娱乐媒介干预对青少年积极情绪、个人资本及心理健康的影响[D].浙江: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2014:1-74.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杭州,321004)
编辑 / 王抒文 终校 / 于 洪, http://www.100md.com(张锐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