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职业与健康 > 教师
编号:13124259
普通小学教师成为心理干预技术专家型教师(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8月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4年第22期
     (一)厌食心理障碍的后天形成过程

    马某以前是一个快乐并且积极向上、学习优秀的学生,体重55公斤,稍胖,可是自己根本不在意。有一段时间马某两个很瘦的好朋友整天说马某太胖了,马某妈妈和家里人也说她有点胖,不好买衣服。在此期间马某初次来月经,妈妈不知道,马某又不懂是怎么回事,高度焦虑了整整3天。事情过后,她认为只要自己瘦了就不会再发生这种事。于是马某开始在意自己的胖,开始和别人比较,开始在这个问题上自卑,并开始减肥,每天少吃饭。一段时间后,马某瘦了,她很高兴,继续少吃饭,同时又害怕不吃饭影响考试成绩,等到考试结束以后,开始吃得越来越少,并且讨厌吃饭,直到最后接近绝食状态。父母越是逼着她吃,她越是痛苦,于是开始逃避吃饭,且不说话。

    (二)厌食形成的条件性情绪反应机制

    潜意识条件性情绪反应指的是一种在条件反射形成的过程中,本人未曾意识到的或本人的意识不容易控制的情绪反射。其中的“条件性”一词说的是通过后天条件作用建立起来的反射。依据此原理分析得知,马某建立了这样几个条件性情绪反应。第一,当朋友、父母评价她胖时,她开始在意、自卑、情绪低落。她认为自己的胖都是由于吃饭造成的,在消极情绪与吃饭之间建立了条件性情绪反应,一吃饭、一提起吃饭都会立即涌现焦虑、痛苦情绪。第二,她在被自己初来月经吓得焦虑万分的时候,在不懂月经生理卫生知识情况下产生了一个不合理的想法,促成了初来月经高焦虑情绪与吃饭之间建立起S-E-R反应系统:一想到吃饭(S)就产生极高焦虑情绪(E),从而拒绝进食(R)。后来的其他问题都是围绕这套高自动运行的S-E-R系统形成和展开的。由于这一条件性情绪行为反应的优势兴奋性高,自我难以调控,总是自动实现,因此称其为潜意识条件性情绪反应机制。
, http://www.100md.com
    (三)临床心理干预过程

    1.第一次认知辅导

    通过讲解学科学习心理学的知识,引起马某的兴趣,渐渐进入主题——关于健康、饮食、幸福关系的话题,使她认识到自己的过激节食行为是错误的。又通过一些例子,给她讲了潜意识条件性情绪反应的产生过程,讲它的不可控和自动运行,导致了她后来一遇到吃饭情境就条件性地产生消极情绪,循环放大,直到妨碍身心健康的原理。她的认识转变过来了,并保证要好好地吃饭。

    2.临床放松暗示训练

    马某第二次接受心理辅导时,妈妈说,孩子的心情好一些了,可还是不吃饭。马某说她也想吃饭,可是就是吃不下。于是我重点给她讲解条件性情绪对她吃饭的影响,这是一种自动运行的程序,是不受她控制的。通过讲解巴甫洛夫的小狗实验说明条件性情绪是可以改变的,但需要一种新的程序来替换。
, 百拇医药
    然后我给她做放松训练。让她想象在学校和同学们在一起时的快乐状态,然后妈妈来学校看她,带她到饭店吃饭。让她在放松过程中感受饭菜的美味可口和用餐的快乐,并点了她喜欢吃的菜。

    放松结束后,妈妈带她到饭店去吃那几道菜。

    3.第二次放松训练

    第二天辅导时妈妈带她一起来。妈妈说孩子昨天中午吃得特别多,像完全变了一个人。再看马某的精神面貌也大不一样了,她说她可以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了。很明显,马某吃饭时的条件性情绪基本上去掉了。为了巩固效果,我和马某一起制定了这次放松训练的方案。

    在调动积极情绪的基础上,为她输入的程序是:八月十五,她回到家里,和家人一起吃团圆饭,想象那时大家快乐团聚的情景和饭菜的美味,感受当时食欲大增、品味美食的满足感。

    4.第三次放松训练
, 百拇医药
    第三次放松训练,她和妈妈一起到来。马某戴上了发卡,换了身漂亮的衣服,状态很好。现在她每顿都吃得很好。我开始帮助马某对自己的问题进行梳理,包括她如何看自己的吃饭问题,培养她冷静看待自己的问题,区别对待减肥、吃饭、学习等问题的能力。

    放松过程中,让她想象自己置身于诗情画意的风景中,一步步向上走,就像走好人生的每一步。经过努力,她登上山顶,体会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别人也向她投来称赞的目光。然后输入的程序是:马某在学校和同学们一起做饭、聚会的场景,大家一起做、一起吃,享受着美味,收获着快乐。加深马某对辩证思维和积极心态的理解,学会如果生活中再遇到这类问题,如何自我调节和正确解决。

    (四)进行防止复发的指导

    教会她一旦出现复发症状不要紧张,要立刻自我观察症状的发生、发展、减弱和逐渐消失,然后再调适情绪并想象自己想做的行为的程序,不要有“失败了”“没治好”等消极自我暗示。

    五、突破井蛙思维,在科学技术层面改革教育

    当我们掌握了全新的技术以后,当我们进入了全新的科学技术视野以后,我们会发现我们的许许多多的教育难题其实可以通过现代心理科学技术解决,但是需要我们真正学好技术,需要我们突破自己的井蛙思维。

    (作者单位: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外虎沟小学,张家口,075699)

    编辑 / 黄才玲 终校 / 于 洪, 百拇医药(王有春)
上一页1 2


    参见: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职业与健康 > 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