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14年第24期
编号:13123966
“以我为中心”心理问题诊断及矫正浅谈
http://www.100md.com 2014年8月2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4年第24期
     〔关键词〕自我中心;问题诊断;心理矫治

    随着我国GDP的增长,人均收入大幅提高,每个家庭的经济状况得以极大的改变,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中小学生(据调查,如今的中小学生98%为独生子女)家境都比较好,同时备受父母、祖辈及亲人的百般关爱和呵护,使其从小养成了一种“以我为中心”的心理,这种心理的存在严重影响了他们健全人格的形成与发展,进而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下面通过一个真实的案例,对小学生“以我为中心”的心理表现进行诊断与分析,并阐述其矫正的策略与过程。

    一、背景材料调查

    小李,女,12岁,小学六年级学生,是家里的独生女,父母关系良好,事业有成,家庭生活条件优越。由于小李善于察言观色,很会“来事”,在长辈面前表现得很乖,因此博取了父母、外祖父母等长辈的宠爱,小李的爷爷奶奶对孙女更是有求必应。当其出现错误时,也仅仅对其进行行为的纠正,而不对其进行必要的思想教育。小李的父母对她的期望很高,在学习上不允许出现错误,至于其他方面则随意性较大。往往小李在学习上取得好的成绩时,父母就会给予物质奖励;若知道孩子在学校表现不好,回到家里小李就会受到斥责,甚至受到体罚——挨打、罚站。
, http://www.100md.com
    二、心理行为表现

    小李学习成绩较好,口头表达能力也很出色,时常愿意表现自己,但不能很好地遵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班级的纪律,经常因个人愿望没有得到满足,而去干扰班级其他同学正在进行的活动,甚至有时对教师的教诲也表现出不服气的样子。

    课堂上,小李经常举手回答问题。当老师提问到她时,她会表现出一副得意的样子。如果没有叫到她,她就会在下面故意翻弄书本,不注意倾听同学回答问题,接着开始小声说话,或自言自语,或有意指责同学回答得不正确,总是挑剔同学这也不是,那也不是。

    课间做游戏时,小李总要求其他同学按照她的主张或想法去做,从不考虑别人的意见和感受,以致班级中的同学不愿和她一起做游戏。当看到其他同学很开心时,她就以各种理由过去捣乱。当学生们把问题反映给老师,老师询问原因时,她总推说是别人的过错,并以此来证明自己比别人好、比别人强,自己没有错误,是同学嫉妒自己才来
, 百拇医药
    告状。

    在组织集体活动时,她总要求老师委以重任,担当活动的组织者,若不能满足其要求时,她就表现出不满的情绪,消极对抗,甚至与同学发生争执。

    三、问题诊断

    小李是独生女,在家备受长辈们的宠爱,凡事都以她的意愿为出发点,久而久之她便习惯了“以我为中心”。再加之其父母只顾对她生活上的关爱,只重视学习成绩的提高,而对她的心理变化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忽视对其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即使是批评两句,也是浮皮潦草,没有触及心灵深处,使小李在不自觉中产生了自骄、自傲的心理,凡事处处都要显示自己的优势,否定他人的长处,在行为上表现专横、霸道,自我表现欲望极强。

    学校的学习与生活是以集体的形式存在而呈现的,它要求学生有个人服从于集体的意识和观念,而小李强烈的表现欲恰好与这种要求相矛盾,对此小李并没有心理准备。因此,当其表现欲受到抑制或挫折时,心理就产生了不平衡感,为了发泄这种情绪,则产生了扰乱课堂纪律等行为。在与同学交往中,由于处处都想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他人,没有团结协作的观念,同学们不愿与之为伴,这使小李的心理产生了强烈的孤独感。当她看到其他同学尽情玩乐时,这种孤独的心理促使她想去参与其中,却又不得其法,于是便做出捣乱的行为以引起同学们的注意。当被老师发现时,她又由于害怕,错误地选用了狡辩方式,最终导致同学和老师对其的否定。小李希望通过在集体活动中的优秀表现来扭转大家对她的这种评价,但由于活动的时限,未能满足她的愿望,使其产生了失望和不满情绪,导致其再次犯错。
, http://www.100md.com
    四、矫正策略与过程

    1.改变沟通手段,构建和谐的同学关系

    根据小李的特点,和她进行心理沟通,拉近与小李的心理距离,让她感受到老师对她的理解、关怀和帮助,使其敞开心扉,吐露内心的真实想法。然后,在此基础上,引导小李认识到自己与同学不和睦的原因就在于她太注重自己的表现欲望,给同学留下了一个自傲、霸道的坏

    印象。

    为此,我们达成了以下几点共识:其一,在做“跳皮筋”“找朋友”等小游戏时,按游戏规则进行,否则给予弃权或小组扣分的惩罚,用以束缚小李不遵守规则的行为;其二,在诗朗诵比赛、歌咏比赛等活动中,对小李进行忍耐力培养,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彻底改变小李自傲、专横的交往态度。

    2.运用心理技能改变心理状态
, 百拇医药
    针对家中长辈对小李要求的“即时满足”现象,我与家长共同研究制定了锻炼其忍耐力的“延迟满足”计划。“延迟满足”不是单纯地让孩子学会等待,也不是一味地压制孩子的欲望,更不是让他们“只经风雨而不见彩虹”,而是一种克服当前急于满足心理而力求获得长远利益的心理素质。例如,根据小李总爱在班级各项活动中不以规则行事,总想自己说了算,并急于表现的心理行为,可以按照指令要求的方式,对小李的过于表现的欲望加以限制,延迟满足其心理要求,培养其忍耐力、自制力,从而帮助她克服自身易冲动、爱拔尖的不良心态。

    另外,运用代币奖励法强化她的行为表现。我与小李约定,如果想要达到某种目的,就要用平时积累起来的“卡片”来进行交换。卡片是平时她表现好的时候从家长、老师或同学那里获得的奖励。一般在她积累到5张或10张卡片后就可以满足她的一种需要,她每次获得“奖励”的过程就是一种等待,这种等待有助于她改变急于表现、“以我为中心”的心理状态。

    对于代币奖励法中的卡片的使用,要求家长与我要保持一致,坚守规则,不能因为孩子哭闹或长辈“心疼”等原因就半途而废。
, 百拇医药
    3.进行亲子互动,开展强化训练

    针对小李“以我为中心”的外在表现,及时与其父母取得联系,共同探讨提升小李“忍耐力”的计划和目标。父母对小李提出的要求要学会“延迟满足”,鼓励她学会等待,明白等待的益处。日常生活中必须遵循以下一些原则:吃饭时必须长辈先动筷,她才可以吃饭;把平时的零用钱积攒起来买自己喜欢的学习用品等。这些都是对孩子克服“即时满足”的锻炼,有利于孩子提升认知。

    五、矫正效果与反思

    1.矫正效果

    经过半学期的努力,小李“以我为中心”的心理问题基本上得到了解决。小李和同学们相处得非常融洽,并能虚心接受别人的建议,目前正以阳光的心态面对每一天的学习和生活。

    2.案例反思

, http://www.100md.com     启示一:对少年儿童的心理疏导要以发展性咨询为主,从其基本行为抓起,把心理疏导寓于生活、游戏之中,使其从这些小事中自然而然地获得各种情感和道德意识的体验,在经历、体验中感悟内化。

    启示二:对少年儿童的心理疏导要结合心理咨询技能和心理沟通技巧,制定详细的咨询方案。

    启示三:对少年儿童的心理疏导要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并进行有效沟通,争取得到家长的配合,形成合力,才能收到良好的心理疏导效果。

    (作者单位:1.吉林省安图县小沙河中心校,延边,133700;2.吉林省安图县教师进修学校,延边,133700)

    编辑/丁尧 终校/于洪, http://www.100md.com(台益梅?李桂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