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15年第2期
编号:13121695
突破心灵的三重门(2)
http://www.100md.com 2015年1月1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5年第2期
     “恐惧的文化”在《教学勇气》一书中有深刻阐释。教师的恐惧主要来自学生、学生家长、同行、领导、专家等群体的评价。我们担心评价结果会降低我们的个人认同、挫伤自信,也害怕个人利益因此受到损失。创新意味着风险,可能弄巧成拙,别人都解决不了的问题,你有什么资格解决呢?许多人可能等着看你的笑话,成功了也未必会落好,吃力不讨好的事谁会去干呢?于是,我们退缩在权威的大旗后面,无所作为地随大流前行,形成了“随波逐流的文化”。

    上述三种文化相互连接和支撑,形成了一个看不见的网,将我们禁锢于其中。这张网,以它看似无与伦比的安全性,让我们甘心放弃追求心灵的自由,而成为它的奴仆。我们让权威主宰了我们的教学,让抱怨成为推卸责任的武器,让“大伙都是这样”成为自甘现状的借口。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形成了个人的“自我心理图式”,这图式是文化的产物,又反过来加剧了文化的存在,形成一种相互支撑、相互助长的态势,它让我们远离了创新。最可怕的还不是这种文化定势的存在,而是我们被裹挟在其中而视其为理所当然。可是,难道我们不曾在某个时刻,突然扪心自问:“难道我甘于一直这样下去?难道我甘于处在安全的抱怨之中,却让自己的心灵远离自由?难道这些问题真的没有办法解决吗?我能不能尝试着去做些什么?”一旦这种思想在心中萌芽,我们就可能突破原有的心理图式,实现自我心理图式的创新,从而使问题解决成为可能。
, http://www.100md.com
    三、开放心灵,重审价值,实现心理图式的创新

    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自我心理图式在不断发生改变,包含三个递进的阶段,我把它概括为“能不能”“肯不肯”“值不值”。

    “能不能”是一种自我认知,当一个难题摆在面前,我们首先会去衡量自己是否有能力解决,如果这个环节的回答是肯定的,我们会进入到第二个阶段“肯不肯”。“肯不肯”体现的是主观意愿,我们面对的教育教学难题,正因其复杂性、多变性和不确定性才会遗留下来成为难题。即使我们认为自己具备解决这个问题的能力,我们还是要思量一下愿不愿意为之付出精力。如果回答仍然是“愿意”,那么,我们的一只脚就已经迈入了问题解决的门槛。但是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不同于我们日常学习所遇到的难题,对前者而言,哪怕只是进行部分的解决,都可能要花费相当长的时间,而且免不了遭遇挫折打击、感觉困难重重,此时我们会进行价值判断,问自己这样做“值不值”,是不是还要继续努力、继续付出。我们常用“意志”一词来衡量一个人做事的持久能力,而我认为,价值驱动是意志的幕后推手,能走多久往往取决于“值不值”这一环节的价值判断。
, 百拇医药
    心理图式的创新意味着换一种角度去衡量人生的价值。记得在报纸上看过一篇文章,是关于中美学生创新能力对比的。文中,一位美国教授的话引起了我的深思。他说:“你们中国人总说中国学生缺乏创新能力,但我并不这么看。我注意到,许多中国学生是很有创造力的,在一些方面他们做得甚至比美国学生还要好。但是,中美学生之间有一个最大的区别,中国学生在做一件事的时候,更多考虑的是这件事能给他个人带来什么样的利益,而美国学生在做事的时候,更多思考的是这件事能给这个社会创造什么样的价值。这二者的区别决定了他们在创新的路上能走多远。”

    是的,如果只把目光投向短期的既得利益,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往往会浅尝辄止,因为如果以个人利益为目标,当我们询问自己“值不值”的时候,会更多地盘算如何用有限的时间去创造更多服务于个人利益的“价值”,比如,选择一些短平快的问题解决方式,选择立竿见影的效果。

    我们很难耐住大的创新成果出现之前的长久寂寞。2009年,华裔科学家高锟因其40多年前发明光纤,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他当年提出用光传输信号的大胆设想,被业界视为匪夷所思,冷嘲热讽不绝于耳。从1963年着手研究,到1981年第一个光纤系统面世,是“想要找到一种更轻便的通讯介质,让人们过上更好生活”的强烈愿望,驱使他不懈努力,实现了通讯界的创新革命。2010年,诺贝尔物理奖授予三位发明石墨烯的科学家,他们获取石墨烯的方法,让我既吃惊又钦佩。因为这方法看上去太笨,但它却成就了巨大的创新,二者的反差给我以强烈的震撼。石墨烯存在于我们使用的铅笔芯当中,但它是一种极薄的物质,很难用常规方法获取。三位科学家使用了被称为“机械微应力”技术的方法来获取这种物质,他们用透明胶条,将一张纸上的铅笔笔迹进行反复黏贴与撕开,从而让粘在胶条上的石墨片变得越来越薄,最终通过显微镜在其中找到了石墨烯。这过程简单到连一个小孩子都会做,可是如果没有坚定的信念作支撑,没有始终如一的价值认定,有谁能够日复一日把时间花费在这重复单调、枯燥无味的简单劳作之中?
, 百拇医药
    创新不是某些幸运人物睡梦中的灵光一现,它来源于实实在在的努力,来源于我们内心对更美好生活的追求,来源于我们不满足于人云亦云,来源于我们想要挑战自我,把不可能变为可能。当我们想“把事情做得更好”时,我们的思维会发生巨大的转变,这种转变往往是创新的开始,因为它意味着我们以新的视角去探索改善事物的可能性,从而把感知的触角伸到四面八方。牛顿不是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被苹果砸中的,苹果只是用来点燃他前期思考积累的导火索。从这一点上说,我们一线教师是最有资格讨论教育创新的人,因为我们有大量实践经验的积累,我们需要的只是多一点思考,多向自己提一些问题,多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更好地解决问题上。有了这些准备,我们的神经就会变得格外敏锐,它会更容易地捕捉到问题解决相关的信息,将其纳入我们的思维体系。所以,教育改革不应是教育专家的纸上谈兵,而应是我们每一位一线教师的身体力行。创新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为了让我们的课堂变得更好,而问题解决的过程也必然伴随着创新的发生。

    创新离我们有多远?其实就是一颗心的距离。创新需要心灵的解放,当我们树立起为学生服务的意识,摆脱服从权威、恐惧和随波逐流的文化定势,更新自我心理图式,用价值追求驱动个人为解决问题不断努力的时候,我们就已经走在了创新的路上。创新,应该成为教师文化的应有之意。

    (作者单位:北京医学院附属中学,北京,100091)

    编辑/黄才玲 终校/于 洪, 百拇医药(安晶卉)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