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青春期保健 > 青少年成长
编号:13118901
对青少年攻击性行为的思考(1)
http://www.100md.com 2015年3月1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5年第8期
     〔关键词〕青少年;攻击性行为;现状;原因

    一、引言

    近年来,由青少年攻击性行为引发的暴力袭击事件日益增加,诸如“某某中学两学生冲突致一人死亡”“某某学校学生被群殴,学生害怕,集体退学”……这样的新闻在中国已经屡见不鲜。随着事态的升级,人们也越来越关注青少年的攻击性行为。有研究表明,青少年经常受到他人的攻击会导致情绪抑郁、焦虑、紧张、厌学、自卑、孤僻、注意力分散、学习成绩下降和失眠,严重者甚至会导致自杀(罗贵明,2011);而攻击他人会造成攻击者本人产生暴力行为,在成人后也容易出现犯罪行为(Moffitt et al.,2001)。此外,攻击性行为是人格和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方面,其发展状况影响青少年人格和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同时也是青少年社会化的重要指标,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陈海英,等,2012)。因此,对青少年攻击性行为的思考势在必行。

    二、概念界定
, http://www.100md.com
    攻击性行为,也称攻击或侵犯行为。Aeke 和Slaby 在1983 年第四版的《儿童心理手册》中将其定义为旨在伤害或损害他人( 包括个体,也可能是群体) 的行为。从攻击性行为的核心特征出发,纪林芹等(2007)认为攻击性行为具有“有意伤害性”,通常还涉及愤恨或想要伤害他人的情绪或内部心理状态。邱寿办(2011)从攻击性行为需要满足的条件角度分析,认为攻击性行为是一种具有目的性、经常性以及伤害性的行为。以上三种定义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攻击性行为进行分析,总结来说,攻击性行为就是攻击者有意实施并经常性实施伤害,旨在攻击他人身心的行为。

    攻击性行为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外部攻击和关系攻击。外部攻击是指采用面对面的直接攻击形式,如挑剔、辱骂、打架及其他身体攻击和言语攻击等; 关系攻击是指采用人际关系取向的攻击形式,如破坏他人的同伴关系,散布谣言,不让其加入自己的朋友圈,威胁与其终止同伴关系等( Crick & Grotpeter,1995; Little,Jones,Henrich,& Hawley,2003; Li,Putallaz,& Su,2011; 方小平,何华,2012) 。以上两种攻击形式在青少年中都有所体现,但外部攻击行为更为多见。
, 百拇医药
    青少年很容易因为一点小事儿就和身边的人发生冲突,小则只是打闹,严重则造成极端的暴力行为(Anderson,2002)。本文重点讨论青少年外部攻击行为,并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其产生原因。

    三、青少年攻击性行为现状

    2004年云南大学发生的“马加爵事件” 震惊全国,人们都在思考到底是什么让一个花季少年做出如此残忍的事情。而如今,各种暴力新闻在中国已经屡见不鲜。由青少年攻击行为所引起的暴力事件逐渐升级,酿成了越来越多的悲剧。

    (一)国外青少年攻击性行为现状

    美国青少年攻击性行为现象较为严重,主要表现为校园暴力和枪击事件。从1997年至今,美国不断发生骇人听闻的校园枪击事件,手段日益残忍,受害人群逐渐增多。据统计,在2008~2009学年度,5~18岁的在校学生中共发生了38起暴力致死案件(Indicators School Crime and Safety ,2010),约有120万名学生在校期间遭受到暴力袭击(Debra,2008)。
, 百拇医药
    青少年攻击性行为引发的暴力行为不仅存在于美国,它以不同的表现形式存在于世界各地,并且已经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话题。在日本,根据一项2012年的调查显示,16%的日本学生做过欺负别人的事情,35%的人被欺负过,既欺负过别人又被别人欺负的占38%,两者都没有的仅占12%。许多被欺负的学生身心受到极大伤害,变得自闭、厌学、孤僻,严重者甚至走上自杀之路。Olweus (2009)对挪威和瑞典6年级到9年级的学生进行调查,发现60%的人曾经攻击过别人。在英国,警方的统计数字显示,2013年全英共有550名学生因为攻击教职员工而被开除,1.7万名学生被短期停学。韩国延世大学社会福利研究所2012年的调查显示,有48%的青少年曾遭遇校园暴力,有42.3%的学生最近一周曾想过自杀。

    (二)国内青少年攻击性行为现状

    Marie-Claude等(2014)发现攻击性行为可以概括为一种行为模式,通常只在青少年和其同龄人、同学或者周边的成人之间发生。在中国,青少年攻击性行为在同龄人和同学间发生的频率较大,并且其主要发生地在校园及周边。其主要表现形式为:故意伤害他人,如有意打人、抓人、咬人、踢人;言语攻击、恐吓他人,如有意出口伤人、威胁、他人,利用网络散布不实消息等。
, 百拇医药
    国内校园中的“欺负”行为,虽然没有美国的恶性事件严重、受害面积广泛,但在数量上也逐渐呈现上升趋势。覃思(2006)对珠海市3001名中学生的调查中发现有53.42%的学生遭受过校园暴力,恩施市1933名中学生中有39.68%的学生遭受过校园暴力。刘霞(2009)调查发现,中学生精神暴力的检出率为59%,躯体暴力的检出率为35.7%。 从上面的数据中我们可以知道,青少年攻击行为已经非常普遍,亟需去解决。

    典型的中国式校园“欺负”便是恐吓、勒索钱财。高年级的学生仗着自己人高马大便欺负低年级的学生,威胁其交出零用钱,有甚者更是要求其回家偷父母的钱。受到伤害后,不少学生不敢告诉家长、老师,默默地将屈辱、愤恨发酵,将自身遭遇与影视情节相对照以寻找出路。当再次面对“淫威”时,有的继续选择做“沉默的羔羊”,有的头脑一热,不惜“以暴抗暴”……当学生们发现“暴力决定一切”的原则可以解决矛盾和冲突后,哥儿们义气、“拜把子”等便顺势滋生,原来的“弱势人群”很容易变成“高危人群”。这会对学生的身心发展造成巨大负面影响,同时影响学校的正常秩序。

    四、青少年攻击性行为的心理原因分析

    青少年期从11、12岁开始到17、18岁结束,是个体一生中少有的特殊阶段。作为童年和成年的衔接阶段,这一时期的青少年在生理、认知和社会性方面均会产生巨大变化;同时,其心理发展同其他阶段相比也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总之,此阶段的特殊性使青少年面临种种心理危机,并出现一些行为问题,攻击性行为就是其中之一。, http://www.100md.com(吕晓敏 张野 张珊珊 张瑜)
1 2下一页


    参见: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青春期保健 > 青少年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