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心灵空间 > 大众心理
编号:12788623
对寄宿制中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2)
http://www.100md.com 2015年8月1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5年第16期
     (一)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立心理咨询室

    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促使学生心理健全、全面发展,是社会、时代对教育工作者的新要求。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首先,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队伍,结合寄宿制学校学生、学情特点,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保证课时开足开满,面向全体学生,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常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技术。其次,要建立心理咨询室,针对个别学生的特殊需要进行辅导,及时、快捷、便利地帮助学生。另外,还可以开展各类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小品相声表演、角色模拟客串等,在活动中帮助学生展示自我、了解他人、正确与人交往等。

    (二)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寄宿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度过的,与各学科教师有很多的接触时间,而且各学科课程中都包含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因此各学科课堂教学也应成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阵地之一,有必要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立足教材,发挥各学科特点,运用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有助于加强师生沟通和理解,调整学生的学习心理和态度,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和自信心,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如生物教师在讲解“人的个体发育”内容时,渗透青春期性知识教育、人际交往教育,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 百拇医药
    (三)开展自我意识教育,引导学生自主成长

    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对自己以及自己与他人关系的认识、感知,是个体内心深处的心理结构,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节等。传统的学校教育侧重于知识教育,注重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认知,而不重视甚至忽视了对学生的自我意识教育。对自我认识的主观性、片面性,必然影响学生的自我调节、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因此,首先,应对寄宿生开展自我意识教育,有助于寄宿生认识自我、接受自我。其次,自我意识教育有助于寄宿生管理自我、调节自我,自觉抵制不良影响,为学生的独立、自主、和谐发展提供更全面、科学、有效的指导。因此,有必要在寄宿生中开展自我意识教育,引导学生向着积极、健康、向上的方向成长。

    (四)组织开展各类兴趣小组,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寄宿制学校的学习、生活通常是紧张、忙碌的,与温馨、轻松的家庭环境有很大的区别。有些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这种生活,容易产生紧张、焦虑、想家的情绪,严重的甚至会抵触、厌恶学校。为了舒缓学生的不良情绪,让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学校有必要开展各类集体活动,比如兴趣小组、演讲比赛、体育运动会、参观校史馆、文明宿舍评比等。开展这些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使其在活动中展示自我风采;有利于发挥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逐步形成自尊、自信、自律的良好心理品质;同学之间交流、合作,在分享快乐的同时,也能加深彼此之间的了解,增进友谊,让学生不再感觉孤单;有利于培养集体荣誉感,形成团结、互助、合作的和谐班集体。因此,寄宿制学校应该积极创设交流平台,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自由活动空间。
, 百拇医药
    此外,校园环境也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隐性课程。富有人文气息的校园环境对学生的心理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校园里的花园、假山、校史馆、金鱼池,走廊楼梯张贴的名人画像、名言警句、学生风采展示,教室里的英语角、许愿墙、书橱等,都是建设美好校园文化、改善寄宿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前沿阵地。

    (五)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建立家庭、学校、社会形成合力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家长的积极支持和配合,同时学校也可以为家庭教育提供可行的指导和建议。家庭教育在孩子心理品质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家长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和观念将直接影响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与合作,任何一方孤军奋战,都会有力所不能及的地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与家庭的教养方式和家庭的人际关系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良好的家庭教育有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因此发挥家长的教育功能是必不可少的。可以利用书信、网络、电话、校讯通、家访等多种沟通方式,实现寄宿生与家长、教师与家长的长期的、有效的、定期的沟通。家长与教师共同关注寄宿生的生活、学习及心理状况,对寄宿生的心理成长有很大的帮助。

    总之,教育工作,特别是寄宿制学校的教育工作,是一项感化学生心灵的工作。寄宿制学生作为特殊的学生群体,针对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需要家长、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关注、共同努力,创设出全体成员共同参与和支持的环境与氛围,及时、有效地引导他们的心理和行为,使他们健康、快乐成长。

    (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平明中学,连云港,222342)

    编辑/丁 尧 终校/于 洪, http://www.100md.com(魏加宝)
上一页1 2


    参见:首页 > 保健版 > 心灵空间 > 大众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