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心灵空间 > 大众心理
编号:12782247
运用“视像”培养初中生积极心理的课程初探(1)
http://www.100md.com 2015年11月1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5年第22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视像;课程

    视像,是指随着现代电子传媒技术发展起来的、以电视为主要传播工具的、主要作用于人们的视觉与听觉器官的图像艺术。本文所指的“视像”,不但包括上述所指的图像艺术,还包括由许多图画及音乐相结合建构的视频形式,即图像和视频。同时,它既可以是现成的,也可以是新创造出来的。可以说,视频是图像的升级,更是图像的灵活运用形式之一。本文所指的“视像”除了现有的视频影像以外,还包括创造机会,让学生创设积极的图像记忆。

    一、视像运用于培养初中生积极情绪的意义

    视像运用在中学生情绪培养的教学中,是顺应学生的心理需求及时代发展的要求,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

    第一,运用视像媒体,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图像记忆是一种过目不忘的记忆方式。记忆原理表明,人的基本记忆方式是声音记忆和图像记忆。生活经验表明,历历在目、过目难忘都是人们对生活图景记忆的总结。图像记忆相对于其他记忆方式来说,有着付出同样的精力,可以获得更多的领悟和收获的优势,加之视像媒介的生动性、丰富性、多彩性及趣味性,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课堂参与 的积极性。
, 百拇医药
    第二,邀请家长参与,有利于改善亲子关系。本课程除了在课堂中运用视像媒体外,还安排学生回家与家长一起观看视像,借此促进亲子间的交流和沟通。这一方式既为亲子沟通搭建了平台,又促进了彼此的心理成长。

    第三,培养积极心态,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可持续发展。视像记忆有两个优点:一是短时记忆容量大,二是记得快、遗忘慢。运用视像方式,渗透积极心理理念,有助于学生加深记忆,深化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第四,图像文本创作有助于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主体性,从显性角度看,体现为主体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心理结构上反映出来的是人的自主意识、自主能力和主体人。

    另外,初中生处于13~15岁,正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建立的重要阶段,也是身心发展迅速、情感容易波动的时期,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心态,以此心态应对生活的困惑并展望未来,对其一生的发展都有积极的意义。
, 百拇医药
    二、视像运用于培养初中生积极情绪的课程探索

    为了有效地开展教学,在本课程开设前,搜集了相关材料及资讯,先确立了课程目标和课程的实施方案。具体如下。

    (一)确立课程目标

    视频只是一个工具,当教育有了明确的目标后,工具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因此,本课程首先确立了初一、初二年级共32节的课程总目标,见表1。

    (二)课程的具体实施

    依据不同的课程主题与目标,选取合适的视像素材,组织安排课程,引导学生观看、学习、运用、提升,具体见表2。

    依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及本校实际情况,本课程在实施过程中,融入了本校特色,既包括团体的课堂教学、户外团队拓展,也包括小团体的主题培训及个别心理辅导,总体目标就是,借助现有视像媒体,引导学生创建积极的新内在视像,培养积极心态。具体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 http://www.100md.com
    第一,课堂教学创新开展。根据区“十二五”规划相关要求,学校把本课程列入初一、初二年级的课程表,分单双周进行。在课程的具体实施过程中,融入五个版块的项目,具体内容见表3。

    第二,户外拓展高效开展。结合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学校以团队形式,联合体育科专职教师、班主任,共同开展户外拓展活动,实现群策群力、高效开展的效果,让学生在脑海中创设更多积极愉快生活的画面。

    第三,主题培训灵活开展。每学期,根据不同年级不同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灵活开展主题培训,如入学适应、中考心理调节、春季心理调适、青春期保健、宿舍心理联络员培训等。每次主题培训,总会配备一个独特的主题画,让学生加深印象。

    第四,个别辅导细化开展。本课程除了团队心理塑造与培养外,还兼顾个别有特殊需求的学生,为他们开展细致化、跟踪性的心理辅导,并定期开放心理咨询室,开展个别咨询。心理咨询室中温馨的布置,让人一进去便有舒适感,有助于学生建立良好、积极的条件反射。
, 百拇医药
    第五,朋辈互助有序开展。包括建立学生社团“心言社”、宿舍心理联络员制度,开展心理微沙龙、心理微演讲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朋辈自助意识并提高其自助、助人能力。生活中的每一个判断都以图画的形式印在学生的脑海中,当有真实的情景与互动呈现时,学生便会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积极、快乐的画面感与记忆。

    (三)课程实例

    1.关于情绪

    在关于情绪的教学中,分别设计了四个环节,运用视像素材开展教学,基本框架如表4。学生在第一环节的图画识别中发现情绪的丰富多彩,同时认识到情绪的辨识是需要学习的(有些表情无法准确识别),由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第二环节,真实呈现一些表情,让学生认识到情绪有时会通过表情呈现出来,有时可能要借助肢体语言来识别,扩充了对情绪的认识。第三环节,让学生回顾自己近一周来的情绪状况,同时,教师向全班学生展示不同的情绪(心情)图,让学生小组讨论、总结,概括出情绪的特征。这一环节,让学生直观、真实而理性地认识到情绪具有波动性,每个人的情绪既有相同之处,也存在差异,从而更好地接纳自己的情绪,理解他人的情绪。最后,绘制出人体的“情绪地图”,启发学生学会自我觉察,发现自己身体的“情绪地图”,更客观地看待“心理”表现,为下一环节学习“调节情绪”作铺垫。这几幅图,让学生既有感性认识,又有理性思考,而且自己画出来的作品,还具有“可反复看”的特征。, 百拇医药(刘淑华)
1 2下一页


    参见:首页 > 保健版 > 心灵空间 > 大众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