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心灵空间 > 大众心理
编号:12765528
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语文教学的实践探索
http://www.100md.com 2016年4月1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6年第7期
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语文教学的实践探索

     〔关键词〕语文教学;称赞;感悟

    一、缘起

    《称赞》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小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大意是这样的:小獾辛辛苦苦地做了三个小板凳,但都不太好,很泄气。路过的小刺猬看见了,称赞小獾的小板凳做得一个比一个好,这让小獾有了自信。傍晚,小刺猬把自己摘来的苹果送给小獾,小獾也称赞小刺猬的苹果很香甜,这同样让小刺猬很开心。

    喜欢获得别人的称赞,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同,是人的正常心理。例如教师对学生,当学生获得成功或取得进步时,哪怕是一缕笑容、一个眼神、一次击掌等,也能让学生从心底涌起暖流,留下一段美好的回忆。所以,称赞是一种非常积极的心理力量。此篇文章,蕴含了关于“称赞”的认知、情感以及行为等因素。以本文为介,通过语文学习过程中教师的引领,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学会称赞,让生命充满阳光。笔者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点可定为以下三方面:1.学会发现别人的优点;2.学习如何称赞别人;3.体验、实践称赞的快乐。
, 百拇医药
    二、渗透节点

    (一)在经历回顾中感知“称赞”

    在新课导入环节,教师出示课题后,首先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历去感知“称赞”。

    师:同学们,你们获得过别人的称赞吗?请回忆一下,是什么时侯,因为什么事情,获得了什么称赞,你当时的心情如何。

    (根据学生的现场发言,教师需要及时提炼并呈现概念:称赞,就是用言语表达对人或事物的优点的喜爱。接下来,教师引导学生去进一步感知。)

    师:同学们,“称赞”,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表情、肢体的语言。比如,刚才发言时,我们对于精彩的回答,给予了热烈的掌声,致以钦佩的眼神,激动地竖起了大拇指,用多种方式表达了我们的“称赞”。

    (这番引导十分重要,它让学生在接下来的课堂学习中,能够时刻关注与捕捉来自于师生间的“称赞”,如一个微笑的鼓励、一声“啧啧”的轻呼等,这些都将化为学生心灵深处的一抹亮光。)
, 百拇医药
    (二)在文本阅读中理解“称赞”

    在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脉落的基础上,教师布置了以下学习任务:找出文中描写“称赞”的语句;想一想,是谁“称赞”谁,称赞了什么;议一议,“称赞”时要注意什么;读一读,做到有表情、真诚。

    (这一系列学习任务中,最关键是通过比较学习,引导学生准确深入地了解“称赞”的内涵。)

    其间,教师要求学生对比阅读两段文字。

    第一段:(原文)小刺猬走到小獾身边,拿起板凳仔细地看了看。他对小獾说:“你真能干,小板凳做得一个比一个好!”(对照句)小刺猬走到小獾身边,说:“你真能干,小板凳做得真好!”

    第二段:(原文)小獾接过苹果闻了闻,说:“你的苹果香极了,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好的苹果。”(对照句)小獾说:“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好的苹果。”
, 百拇医药
    通过上述两段文字的对比阅读,引导学生认识到“称赞”要具体、真诚。比如,句子“小刺猬走到小獾身边,拿起板凳仔细地看了看”“小獾接过苹果闻了闻”就写出了称赞的具体行动。其中,教师尤其要抓住关键句“小板凳做得一个比一个好”,联系上文中的“粗糙”与“认真”,以及课文中的插图,让学生感受到小刺猬的表扬是多么真诚,多么具体。它并不只是评价小板凳做得如何,更重要的是肯定别人的点滴进步,让别人相信自己的付出是有价值的。

    (三)在角色扮演中体验“称赞”

    根据本课图文并茂、人物生动的特点,教师设计了“课本剧表演”,组织学生分四步进行:

    第一步,同桌分工,确定角色;

    第二步,独立准备,背诵台词;

    第三步,互相合作,表演排练;
, 百拇医药
    第四步,上台展演,感恩谢幕。

    同时,教师出示“表演小贴士”:人物表演的关键,是通过语言、表情、动作等,真诚地传递情感。通过角色扮演,要让学生体验到“称赞”让人们充满了幸福感。比如,文中小獾说:“在我有点儿泄气的时候,是你称赞了我,让我有了自信。”小刺猬说:“你的称赞消除了我一天的疲劳!”他们互相欣赏,互相称赞,心情愉快,无比融洽。

    接下来,组织学生评价故事中的人物角色(请同学们夸一夸小刺猬与小獾吧),让学生明白,人的外在言行就像一面镜子,将内心世界呈现出来。小刺猬与小獾的言行正是内心真善美的反映(这里隐含了心理学中“投射”的概念)。

    (四)在生活中实践“称赞”

    在结尾环节,教师设计了一份自主选择作业,要求:任务一,自己选一个同学,夸夸他的优点;任务二,回家选择合适的时机,用恰当的方式,试着称赞你的家人。在之后的作业评价环节中,教师鼓励学生坚持这种积极的“称赞”行为。只有通过生活中的长期践行,让学生在反复体验中去感受“称赞”的魅力,才能将“称赞”变成与人相处的一种方式,形成一种思维与行为上的习惯。
, 百拇医药
    三、渗透感悟

    本课的对象是小学二年级学生。根据“科尔伯格道德发展三水平六阶段理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总体处于“寻求认可定向阶段”,也称“好孩子”定向阶段。处在该阶段的儿童,总是考虑他人和社会对“好孩子”的要求,并尽量按这种要求去行动,期望获得大家的赞赏和认可。正是在这样的理论视野中,《称赞》可谓是这一年龄段学生健康成长的心灵良剂。笔者认为,通过联系自我、任务合作、剧本表演、生活实践等策略引导,让学生从感知、理解、体验、实践四个层面去学习“称赞”,可以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审美观、价值观,建立积极健康的,与社会、伙伴之间的认同关系。

    目前,我所教的二年级的学生是“零零后”,他们往往喜欢被别人捧,以自我为中心,很多人不喜欢也不懂得欣赏别人。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我发现孩子们学会了欣赏与接纳,他们以“小獾”和“小刺猬”为榜样,学习去发现别人优点,尝试着真诚地称赞别人,班级氛围一下子和谐了。

    总之,这篇文章充满着积极的情感力量,蕴含着闪光的心理智慧,潜移默化地在孩子心间点亮了一盏明灯。

    (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市江东区外国语实验小学,宁波,315040)

    编辑/张帆, http://www.100md.com(张瑶华)


    参见:首页 > 保健版 > 心灵空间 > 大众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