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16年第10期
编号:12832058
最委屈的“欺凌者”(3)
http://www.100md.com 2016年5月1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6年第10期
     三、辅导反思

    有句话叫“教学相长”,用在咨访关系上何尝不是这样。心理上的成长,有时候是双方的。辅导晓烜的这两年多里,我也曾经迷茫、受挫、唏嘘,也曾随着晓烜的心情起起落落,由此深感问题行为的矫治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在辅导中咨询师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止步不前。将大的咨询目标分阶段细化,采取小步渐进的方式达到问题行为的改善是值得一试的。同时由于在此过程中个案会出现反复的现象,所以辅导者要有足够的信心和耐心,才能不断地强化和塑造其适应性行为,以巩固和加强矫治的效果。

    除此之外,由于学校、家庭和社会等环境因素对学生心理的发展起着决定的作用,因此,要获得有效的辅导效果,必须要与辅导学生的家长和教师取得诚挚和深入的沟通和联系,得到他们的理解、支持和配合,促使他们共同为受辅学生营造良好的家校氛围及良好的成长环境。学校面向家长的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还是需要不断推进的;而作为咨询师的我,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学习,提升自我。

    人的一生,难免遭遇荆棘和坎坷,但当我们拥有恒久的信心和爱心,那么即使历经风雨,也终会有阳光灿烂!

    专家点评

    校园欺凌现象近几年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也成为心理工作者的研究热点。个案中的晓烜,既是小娄的欺凌者,又自觉被班主任韩老师“欺凌”,这样,咨询师面对的就是一个“最委屈”的欺凌者。在这里,咨询师既要化解晓烜“韩老师欺凌他”这个心结,又要减少晓烜对小娄的欺凌行为,而且还要帮助晓烜这位“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母亲。

    咨询师在本个案中采用了“各个击破”的辅导方法。首先,采用认知辅导技术扭转晓烜“班主任偏心,总是针对我”的不合理信念,让晓烜“像是明白了什么,满腔的委屈烟消云散”;其次,采用认知辅导技术改变来校频次不断提高的晓烜母亲,要求她用心挖掘孩子身上的优点,引导她学会对孩子进行积极评价,客观评价学校师生;再次,采用认知辅导技术、阳性强化辅导技术相结合的方式,促进晓烜自我觉知,并逐渐把他的好习惯固定下来,最终使晓烜的攻击性行为大大减少。

    本次辅导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原因大致在于:

    1.将大的咨询目标分辅导内容细化,采取小步渐进的方式达到问题行为的改善;

    2.咨询师对晓烜本人及其家庭和班主任韩老师的了解和分析;

    3.面对晓烜不断出现反复的现象,咨询师保持了足够的信心和耐心。

    该个案在校园欺凌行为辅导中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点评专家:张骏乐,宁波市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原副主任、宁波市心理咨询师专业委员会原副主任,现任宁波市中小学德育研究会会长、宁波市教育心理研究会会长。

    注:本文获得宁波市第十六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论文评选一等奖 。

    (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市惠贞书院,宁波,315016)

    编辑/张帆, http://www.100md.com(李晶)
上一页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