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16年第21期
编号:12941727
积极心理学在中学阳光校园建设中的渗透
http://www.100md.com 2016年11月1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6年第21期
中小学生,心理建设能力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中小学生;阳光校园;心理建设能力

    积极心理学是一门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科学,它强调对心理生活中积极因素的研究,如主观幸福感、美德、力量等,而不是把重心放在对消极、障碍、病态心理等方面的探讨。它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积极的情感体验,如幸福感、满足感、幽默、愉悦、希望、好奇心、谦虚、审慎等,利用各种现有的方法探讨这些积极情感体验的机制和影响;二是积极的人格特征和人格品质,如自尊、创造、努力、宽恕、勇敢、坚持、热情、善良、爱、正直、领导能力、合作能力、自制、感恩、虔诚等,探讨这些特征和品质的形成过程;三是积极的社会制度系统,如积极的工作制度怎样促进和谐的工作环境等。

    在创建阳光校园的过程中,我们注入了积极心理学元素,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一、营造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阳光氛围

    我们始终坚持以“积极心理学”思想为主导,通过教师培训、家长学校、校园心理剧、心理拓展训练、团体辅导课、同伴互助、个体辅导、青春期健康教育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培养学生的积极思想,增强学生的“力量”和“美感”,培养学生的自我建设能力。

    (一)转变理念,优化管理

    我们在理念上做到了三个“转变”:一是变个体心理咨询和团体心理辅导课的单一模式为强化生命教育的综合预防模式;二是变学校心理教育单一取向为积极整体心理教育取向,大力促进学生自我心理建设能力的提高;三是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为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式的心理健康教育。

    (二)创建环境,营造氛围

    在德育内容中渗透积极心理学思想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23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