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17年第4期
编号:12976486
采撷细节 静待花开(2)
http://www.100md.com 2017年2月1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7年第4期
     (一)共情接纳,价值中立

    在心理课堂中,教师应该给学生营造尊重、温暖、信任和真诚的氛围,增强学生的安全感,将由心理话题引发的焦虑感降低。同时,在价值引导中不能粗暴地进行干预。

    以课例一为例,高一学生接触课堂新环境,由于好奇而躁动,由于胆怯而退缩的情绪是正常的,教师不应该强行打破学生内部的心理联结,而应该在理解的基础上创设条件,鼓励学生适应新环境。具体的做法调整为:以五颜六色的心理课桌作为切入点,教师引导学生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的性格,可以先挑选自己中意的颜色入座。这样的安排,不仅尊重了学生的意愿,还生动有趣,激发了学生探究心理课的积极性。对于那些胆怯退缩的学生,教师应富有耐心,鼓勵他们积极参与同伴交往。

    (二)明确规则,优化氛围

    心理教师在课堂开始前要把每种课型的规则和注意事项对学生讲清楚,这是一个惯例程序。例如,课例一,分组之后就要引导学生制定团队纪律,明确团队内部分工。课例二,B组学生在情景剧表演过程中表现刻板,被批评“演得太假”,实际上大部分原因是他们没理解心理情景剧的要求。教师在学生准备心理剧之前要向学生明确心理剧的重点是表现最真实的自己,而不是他人眼中最应该的自己。此外,还要努力营造一个轻松、安全的表演氛围,鼓励个性羞涩的学生勇敢表现自己。

    (三)挖掘个性,灵动分享

    分享是心理课最重要的环节,同时也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教师永远无法预料分享过程中学生出现的“意外”状况。但这些“意外”,恰恰反映了学生们的不同个性和真情实感,教师要深入挖掘这些意外,灵动引导,才能让心理课回味无穷,发人深省。以课例二出现的两处“意外”为例,教师可以采取如下的做法。

    (1)A组笑场的学生,他觉得情景剧中的人因为一个饭盒而大打出手太可笑了,所以在表演的过程中忍不住偷笑。这时可以向A同学设问,有没有更合理的解决办法?教师加以引导,升华同伴交往的心理话题。

    (2) B组学生已经意识到空泛客套“不走心”的言语交流没有效果,此时教师就可以灵活引导:既然言语交流不够有力,那么换作更有力的实际行动呢?发生矛盾时对方做哪些动作会火上浇油激怒我们,而哪些行为又会让我们心里舒服点?情绪激动的时候有没有能让自己冷静下来的办法……

    这样就推动了课堂的进一步开展,也适时化解了课堂出现的问题,让学生自己进行反思,比教师的直接价值干预更符合学生的心理成长过程。

    综上所述,心理课堂的阻抗虽然无法避免,但只要教师善于采撷课堂细节,耐心化解学生内心的冲突与不安,就能给心灵的土壤滋长安全感,从而收获心理课堂最美丽的花朵。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第六高级中学,无锡,214023)

    编辑/刘 扬 刘 芳 终校/于 洪, http://www.100md.com(朱敏洁)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