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17年第7期
编号:12999747
高中生学业嫉妒问卷的初步编制(2)
http://www.100md.com 2017年4月1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7年第7期
     (三)数据处理

    数据录入过程中剔除无效问卷,录入完成后对数据再次核查保证数据真实有效。最后剩余有效数据291条,采用spss22.0进行分析和处理。

    二、结果

    (一)项目分析

    计算每个项目的区分度和鉴别度,对试题进行筛选。区分度运用题总相关系数表示,根据美国测验专家Ebel(1965)提出的项目鉴别指数标准,每个题目分数与测验总分的皮尔逊相关系数要在0.4以上,才能表明该题目具有很好的区分效果[13]。因此,为了保证测验题目具有足够的区分度,将项目鉴别指数低于0.4的4、5、7、8、9、10、11、12、13、14、22、24、25、27、28、32、33、36、37、38、40、45等21个题目予以删除,保留剩余的24个题目。

    项目的鉴别度是将问卷总分由高到低排序后分别抽取高端和低端各27%的数据,作为高分组和低分组。运用独立样本 t检验检验两组被试在每个项目上的差异,差异显著则表明鉴别度较好,反之则鉴别度较差。分析结果显示所有题目t值均显著(p<0.01),因此全部保留进行下一阶段的分析。
, 百拇医药
    (二)探索性因子分析

    根据项目分析的结果,对保留的24个题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 EFA),以进一步明确问卷的结构因子。结果显示,高中生学业嫉妒预测问卷的KMO值为0.866,Bartlett球形检验的卡方值达到显著性水平,表明预测问卷取样的适当性较好,样本数据适合进行因子分析[14]。选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和Kaiser 标准化最优斜交法,提取特征值大于1的因素。对于题目的选择参考以下几条标准:(1)因素的特征值要大于1;(2)各项目的共同度要大于0.4;(3)每个因素涵盖的题项至少要有3题;(4)因子负荷具有唯一性;(5)因素要能够比较容易命名。结合以上5条标准,经过多次因素分析,并参照碎石图,删掉42、46题。最终形成5个维度,共计22个项目的最终问卷,累计解释率为56.13%,具体数值见表1。最后进行维度命名。

    因子一:认知比较,主要是指与他人比较时的感受,如着急、担心、难受、压抑、烦躁等。
, 百拇医药
    因子二:自我保护,主要是指对自我价值的维护,对手表现比自己差时,幸灾乐祸、暗自高兴。对手表现比自己好时感到气愤、说其坏话、不借笔记等。

    因子三:人际疏离,与嫉妒对象不进行学习交流、不在一起玩耍、很难成为朋友等。

    因子四:贬损他人,对嫉妒对象表示鄙视、不屑并可能谩骂、挑毛病、搞小破坏等。

    因子五:厌恶他人,对嫉妒对象表示不喜欢、讨厌、不舒服等。

    (三)信度分析

    根据探索性因子分析的结果,计算各因子及问卷总分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结果表明问卷信度符合测量学要求,各因子内部一致性信度介于0.67~0.77之间,总问卷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8,具体结果见表2。

    (四)效度分析
, http://www.100md.com
    本问卷编制过程中主要考察了内容效度和实证效度。

    1.內容效度

    为保证本问卷能够精准地测量出高中生的学业嫉妒水平,编制问卷前查看了国内外大量相关文献,认真总结了学业嫉妒心理的一些表现。除此之外,本研究还注重调查对象的适用性和特殊性,因此以高中生为对象做了访谈和开放式问卷调查以掌握更加详尽的资料,在题目的拟定上保证了科学性。除此之外,本研究还请专业的心理学研究生以及心理学专家对初次拟定的题目加以批改和指正,进一步保证了问卷准确性。

    2.因子之间的相关分析

    根据心理学家Tuker的理论,构建健全的项目所需要的项目与测验分数的相关应在0.30~0.80之间,项目组间的相关应在0.10~0.60之间。本研究结果表明,问卷总分与各项目之间的相关在0.34~0.78之间,因子间的相关在0.11~0.45之间,结果见表3。各维度之间呈现中低度相关表明个因子之间的相对独立性,因此问卷结构效度良好。
, 百拇医药
    3.实证效度

    本研究在数据处理完成后,随机在各班抽取20%的被试请班主任为学生进行学业嫉妒水平评分,评分区间为1~10,得分越高学业嫉妒水平越强。最后根据教师评分与问卷得分求取积差相关系数,结果显示相关显著(r=0.784,p<0.01)。这一结果表明,问卷的实证效度良好。

    四、讨论

    (一)高中生学业嫉妒问卷的项目

    本研究综合国内外文献和访谈等手段编制了高中生学业嫉妒问卷,问卷最终保留了22个题项,每个题项均采用Likert 5点计分。从项目反映的特点看,初步证实了高中生群体学业嫉妒心理不同于大学生群体的独特性,比如挑毛病、搞破坏、不借笔记等均显示出高中生的阶段性特征。除此之外,本问卷中的某些项目与大学生学业嫉妒问卷中的项目较为一致,这也说明了学业嫉妒的普遍性[15-16]。
, 百拇医药
    (二)高中生学业嫉妒问卷的结构

    本研究主要探索得出高中生学业嫉妒的5个因素,不同于之前王晓钧和林宜君探索得出的三因素模型,初步证明本研究的假设前提——高中生学业嫉妒的特点不同于大学生,但其中个别维度与二者的研究不谋而合。

    问卷得出的首要因子命名为“认知比较”。这与王晓钧问卷中涉及的因子较为一致,但本研究中,认知比较更侧重于个体在同竞争对象比较时产生的主观感受。该因子能解释总变异的29.42%,主要解释了被试在和竞争对象在认知比较的过程中产生的焦急、压抑和烦躁的感受。问卷的第二个因子是“自我保护”,解释了总变异的10.30%。这是本问卷与之前大学生学业嫉妒问卷的不同之处,说明了个体在学业上嫉妒竞争对手主要是为了维护自身的价值和存在感,一旦个体发觉对手比自己差则感到高兴,反之则会产生愤怒情绪。问卷的第三个因子是“人际疏离”。该因子说明,学业嫉妒不仅仅体现在个体的内部感受上,更体现在外部的人际交往中。有研究表明嫉妒会损害和谐的人际关系,嫉妒心重的个体难以同他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如果得不到及时疏导会使个体的人际敏感性增强或产生偏执型人格[8]。问卷的第四个因子是“贬损他人”,解释了总体5.32%的变异。该因子与王晓钧编制的大学生学业嫉妒问卷中的主动攻击性因子比较接近,但避免了王晓钧问卷因子名称与题项之间名不符实的情况。本问卷中的相应因子能很好体现题项反映的学业嫉妒的特点。问卷的第5个因子为“厌恶他人”,解释了总变异的5.037%,主要表现了个体对竞争对象的厌恶感。本研究意在探讨高中生学业嫉妒的结构,所以问卷的五因素模型为探索性质的,未来可以进一步验证和完善。, http://www.100md.com(张亚利 陆桂芝)
上一页1 2 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