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17年第7期
编号:13000173
从“知行合一”到“事上磨练”(1)
http://www.100md.com 2017年4月1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7年第7期
     〔摘要〕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追求人生的繁盛感与幸福感。因此,发展和培育发乎个体内心的积极力量是符合人类本性的。阳明心学通过“知行合一”和“事上磨练”来“致良知”,同样反映出深刻的积极心理学思想。通过对“知行合一”实现积极认同;“事上磨练”捕获心流体验的系统考察,可以进一步挖掘、阐发阳明心学中蕴含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思想,以期为建构中国特色的学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观及其思想基础提供启示。

    〔关键词〕积极心理健康教育;阳明心学;知行合一;事上磨练;心流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7)07-0012-04

    一、引言

    積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由美国心理学会前主席塞里格曼(Seligman)提出的一个心理学分支与视角,它关心如何帮助人们建立积极健康的心理,以追求幸福人生为积极心理学最终的目标。而幸福非一个临时的情绪状态,幸福应为长远、整体的感受,包含情感的幸福感和对生活的满足。在塞里格曼(2002)的著作里指出影响幸福感的因素有三:遗传、情境以及个体的可控制变项。首先,遗传指先天的个人特质;其次是周围情境,如收入、健康、家庭等;最后则为个体的可控制变项,让个体透过身体力行的活动去制造快乐,将更多精力花在积极情绪和积极意义的追寻上,使其产生更丰沛的内在资源,此即积极心理学所重视的范畴[1]。
, 百拇医药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在帮助学生摆脱心理问题的同时,也要把发展和培育学生的积极品质作为一项核心任务,这催生了积极心理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后者关注人类生活中积极的一面,强调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更加重视人类已有和潜在的积极力量,提倡发扬个体的积极特性,以此来帮助社会成员重新认识自身优势,获得美好的生活。其中,对于心理健康教育尤为关键的核心理论基石是心理健康观。不同的心理健康观决定着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2]。本文从阳明心学出发,探讨其蕴含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思想,以期为进一步建构中国特色的积极心理健康观及其思想基础提供启示。

    二、阳明心学中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思想

    正如宋代大儒陆九渊所言:“东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若仔细拷问积极心理学的内涵,不难发现与阳明心学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关乎人类心理福祉的思考上,东西方文明跨越五百余年实现了共同的聚焦。

    阳明心学的核心精神是“致良知”,那么良知究竟是什么呢?《传习录》中说:“知善知恶是良知。良知是天理之昭明灵觉处,故良知即是天理。”[3]而天理又发源于人内心对善恶的察断,也就是说作为天理本源的人心,便是“良知”。“良知”人人都有,上至圣人下至愚人,虽不尽相同,但都具有“良知”,都具有判断是非与善恶的自家标准。为此,他强调“良知”就是每个人都具有的“心之本体”,它先验地存在于我们心中,人们依“良知”而行事,便会产生正确的道德行为,不再需要向外寻找道德行为的来源。通过行动,人们便能很自然地感觉到和判断出行为的是非和善恶,从而推动“良知”的发展,使其充分发挥自己的功能,用善念来支配人们的道德行为的过程,也就是“致良知”的功夫论。
, 百拇医药
    由此可知,王阳明的“致良知”学说,充分地强调了“良知”在道德修养过程中为善去恶的主观能动性,并使其成为支配人们道德行为的精神本体和主要支柱。这也与积极心理学的核心主旨不谋而合。塞里格曼和彼得森(Peterson)在提出24项积极力量时指出这些积极力量是不同文化、民族和宗教共同推崇的。阳明心学则告诉我们,个体的积极力量发乎内心,发展和培育积极力量是符合人类本性的。因此,关注和发扬来自内心的积极力量可以成为追求人生繁盛的主要途径[4]。

    在明确积极力量对于维系个体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义的基础上,如何通过提升积极力量进而增进全人类的幸福势必成为积极心理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题中之意。目前来说,积极心理学主要通过一些干预手段来提升积极力量,具体包括正念冥想、体育锻炼、音乐与绘画欣赏、阅读名人传记等方式。在“良知”的基础上,王阳明也说:“尽天下之学,无有不行而可以言学者。”[2]朱子的格物穷理更偏重于“知”,王阳明则强调了“行”,天理在实践中,良知亦在实践中,不实践,便是空谈。关于如何践行“良知”,他提出了两种方法,即“知行合一”和“事上磨练”,而这两种方法中暗含了深刻的积极心理学思想。
, 百拇医药
    (一)以知行合一实现积极认同

    所谓“知行合一”,即“吾心之良知是知善知恶,好善好恶的。知善知恶是‘知’,好善好恶是‘行’,知得真切,知得笃实,便是行;行得明觉,行得精察,便是知。知的过程与行的过程是相终始的,因此,知行功夫只是一”[3]。阳明心学的传世名言有云:“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3]这句话粗看似乎与西方哲学中贝克莱的主观唯心论观点一致,然而结合阳明心学的宗旨来看,却并非如此。阳明讲学,特别强调一个“必有事焉”,也就是说只有先有了事,才有心,而怎么看待一个事物,却是由心决定的。因此,若想改变潜伏在内心中的非善的念头,最理想的方式即是从善行实践中祛除私欲。

    上述洞见的合理性在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得到了很好的验证。塞里格曼提出了著名的解释风格理论,也就是说对一件事物,不同的人会有乐观或悲观的解释。之后的研究表明,这与个体的心理健康甚至生理健康息息相关。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健康与幸福中心经济学家迪顿(Deaton)和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卡尼曼(Kahneman)从2008年和2009年民调机构盖洛普所进行的幸福指数调查数据中得出,美国人的“幸福拐点”大概是年收入7.5万美元,这大概是美国中产阶级的收入水平。也就是说,跻身《福布斯》富豪榜的前100位的富人,也不会比普通美国人幸福多少。Seligman在《真实的幸福》一书中总结道:“你对金钱的看法实际上比金钱本身更影响你的幸福……在所有阶层中,越看重钱的人对他们的收入越不满意,也对他的生活越不满意。”[1], 百拇医药(郑家青?马士力)
1 2 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