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17年第8期
编号:12999146
儿童同伴侵害研究述评及展望(2)
http://www.100md.com 2017年4月1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7年第8期
     (五)家庭

    家庭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影响源,许多不良家庭因素会对儿童的社会适应发展产生阻碍。当父母采用消极教养方式时,会减少父母与儿童之间的情感交流,父母不能对儿童起到指引和保护作用,儿童也不能接受人际交往、问题解决策略等方面技能的教育,这些方面能力的缺失会增大同伴侵害发生的概率[13]。

    四、同伴侵害對儿童的危害

    (一)同伴侵害导致攻击行为的产生

    儿童在面对来自同伴的侵害时,往往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虽然有些儿童能够正确处理受到的侵害行为,但仍有一些儿童在受到侵害后不知如何应对。研究表明,对于这些儿童,当其受到侵害时,可能产生生气等直接而强烈的消极情绪体验,这会导致他们采取更多无效的策略——外向策略,将自身的愤怒通过攻击他人发泄出去[4,14]。因此,帮助儿童学会如何选择正确的应对策略,有助于预防或降低儿童的受侵害和攻击行为。
, http://www.100md.com
    (二)同伴侵害影响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

    社会交往无论是对儿童还是成人都是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促进个体身心的健康发展。而儿童间侵害行为,不仅会在短时间内对儿童产生消极效应,更有可能对其未来人际关系的建立产生阻碍,对儿童的社会适应结果产生影响[15]。同伴侵害不仅对同伴排斥产生较大的影响,同时可能导致女生对社会交往变得越来越冷漠,对其人际关系产生长期影响[8]。

    (三)同伴侵害影响自我概念的构建

    自我概念是儿童对自身的理解和认知,良好积极的自我概念有助于建立儿童的自信心和自尊,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刘娟,陈亮和纪林芹[16]等人研究发现,身体、关系侵害都可以负向预测儿童的社交和一般自我概念,关系侵害比身体侵害的影响更大。也就是说,同伴侵害尤其是关系侵害会对儿童自我概念的积极构建产生不良影响。此外,还有研究表明,身体侵害可以通过社交内控和躯体外控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自我概念的水平,也可以直接影响自我概念,关系侵害则直接影响自我概念的发展[17]。
, 百拇医药
    (四)同伴侵害引起情绪适应不良

    身体侵害和关系侵害都能预测儿童的情绪适应问题,儿童的身体侵害、关系侵害水平越高,其孤独感、社交焦虑以及抑郁水平越高[12]。还有研究表明,同伴侵害分别与同伴接纳、整体自尊存在负相关,与孤独感存在正相关;同伴接纳、整体自尊对同伴侵害和孤独感之间的关系均存在中介作用[18]。儿童遭到同伴侵害,常常对其进行内向归因,产生无助感,进而导致情绪适应不良,而情绪适应不良,则有可能进一步增加儿童同伴侵害的危险。

    五、研究不足及展望

    (一)纵向研究的深入

    目前,针对同伴侵害的研究已经有了一定数量的研究成果,但大多数都是以横断研究的方式进行,这导致无法对同伴侵害的发展趋势及其产生的原因和危害得到确切、有效、系统的结论。未来的研究应重点考察同伴侵害的纵向发展效应,从而对同伴侵害发生发展有更为正确的了解和认识。
, 百拇医药
    (二)多系统的交互影响

    根据生态系统理论,个体的成长受到多系统的影响。现有研究大多选取其中某一系统进行探讨,研究其对儿童同伴侵害的影响,但各个系统间对儿童的影响效应并不是完全独立的,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因此对个体同伴侵害的研究也应综合考虑各个系统间的交互效应,而不应该将各个系统分开独立考察。

    (三)网络侵害的探讨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时代的同伴侵害也开始有所不同,网络侵害(cyber victimization)是指在网络媒介平台,借助电子设备如手机、电脑等所实施的侵害行为。作为网络背景下的一种侵害形式,网络侵害可以看作是现实同伴侵害的一种延伸,其研究已经开始成为心理学研究者的关注焦点。在有关网络侵害与网络攻击行为的相关研究中发现,在网络背景下,当儿童感受到同伴压力如同伴拒绝和网络侵害时,有可能导致一些儿童产生消极情绪,并采取不利的策略来处理这些压力,产生网络攻击行为[14]。由此可见,网络侵害也会导致儿童的不良行为,网络侵害对儿童的不利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对于网络侵害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此外,网络侵害与现实侵害的形式与特点有何相似与不同之处,其与现实侵害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因素是否一致?这些问题都是我们需要去认真探讨的,只有详细了解网络侵害与现实侵害的个中差异,才能根据其特点,对儿童同伴侵害产生的心理及行为问题对症下药。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Newman M L,Holden G W,Delville Y. Isolation and the stress of being bullied. [J]. Journal of Adolescence,2005,28(3):343-357.

    [2]刘佳佳,曹枫林,陈倩倩,等. 遭受多重侵害儿童的执行功能[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26(3):215-219.

    [3]Beran T N,Violato C A. Model of childhood perceived peer harassment:analyses of the Canadian National Longitudinal Survey of Children and Youth Data. [J]. The Journal of Psychology,2004,138(2):129-147.

    [4]董会芹. 3-5岁儿童同伴侵害的一般特点及其与应对策略的关系[D]. 山东师范大学,2007.

    [5]Snyder J,Brooker M,Patrick M R,et al. Observed peer victimization during early elementary school:continuity,growth,and relation to risk for child antisocial and depressive behavior. [J]. Child Development,2003,74(6):1881-1898., http://www.100md.com(何丹)
上一页1 2 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