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17年第16期
编号:13044347
巧用“生成”,留住别样精彩(1)
http://www.100md.com 2017年8月1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7年第16期
     〔关键词〕预设;生成;体验;课堂教学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是一种思想、观念不断碰撞,精神情感不断交流,理想信念不断生成的过程。”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是不断生成的,在课堂生活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活的生命体的相互碰撞中不断生成新的教学资源、教学内容、教学程序及至新的教学目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机智,巧妙应对教学中出现的各种情况,随时捕捉学生的精彩瞬间,使课堂成为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那么,在我们的教学中,怎样巧用“生成”艺术,让我们的课堂高效精彩呢?

    一、精心预设,创造“生成”空间

    我们关注“生成”并非摒弃“预设”。显然,完全没有预设的教学,实际上是不存在的。课堂生成机制的发挥依赖于教师精心预设。教师的精心预设,能为学生“生成性资源”的整合留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因此,在新课标下教师必须做好课堂预设,以生为本,课前从多方面多角度对课堂进行巧妙安排,使预设更加合理、灵活、生活化,致使教师的“教”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让课堂因预设而精彩。
, 百拇医药
    如在教授“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时,我设计了这样一道综合探究题:请同学们思考并回答我们当地的政府采取了哪些具体的措施来体现公平以及采取这些措施的重要意义。让学生充分探讨。在实施教学前,我进行了适度的弹性预设。通过对学生现有知识、生活经验、社会环境的了解,把握学生的学习能力。出乎意料的是,学生在讨论中特别提到了当地政府把农村农民、城市农民工也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从而使其享受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甚至还为农民工缴纳住房公积金。这表明通过这种合理的再分配,体现了公平,兼顾了各个阶层的利益,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更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的思想政治知识形成了,有关政治的概念,思想政治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也在不知不觉中生成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恰如其分的弹性预设是打开学生们思维之门的金钥匙。只要我们教师就课堂可能出现的情况多一份精心预设与应对方案,课堂就会多一份别样生成,学生就会多一份发展的空间,我们的课堂就会因预设而精彩,因精彩而高效。
, 百拇医药
    二、善用“体验”,助推课堂生成

    体验是个体内在的知情意行的经历、感触与验证,它具有独特性、亲历性和生成性的特点[1]。所谓实践体验学习,就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去亲身实践经历,即让学生参加一定的实践活动,并在其中担当一定的角色[2],像电影演员体验生活一样去开展他们的学习活动。期间,教师还要向学生营造一个适于他们进行体验的情境,这个情境可以是预设的,也可以是现实生活中的环境。当学生有了较多的实践经历后,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把他们的感悟体验表达出来,并组织学生就不同的体验展开讨论,以打开思路,对新学知识加以理解并生成新的知识。

    例如在讲授“信用卡和外汇”一课时,我让学生深入社会生活,真正使用信用卡,从而知晓“信用卡的用途”,体会“刷卡消费和现金消费的不同”,并就“在使用信用卡的过程中碰到问题:如在消费过程中发现信用卡中的钱不够了,该怎么办?”向营业员咨询,得到可以透支的答案。当学生在后来的课堂上提出了透支的問题时,我立即抓住这一契机,设计了一组问题:“你会怎样使用信用卡的透支功能?”“对一些人透支后不向银行还款的行为,你有何评价?”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引发有关思想政治知识生成性创新。
, 百拇医药
    教师体验活动的设计,必须坚持“三贴近”的原则,特别是要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这样才能真正调动每个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从而最大程度地解决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相关问题。从上述教学案例可以看出,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体验生成相关经济生活知识,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参与社会经济活动,适应现代经济生活的能力,并生成诚信的情感价值观。

    三、化错成蝶,善用错误“生成”

    有思想的教师不会硬搬教案,更不会人云亦云,由于他们清楚,生成性课堂才是真实的课堂,是学生们所向往的课堂。由于受已有经验、思维能力的制约,以及受学情的不同、教学环境的变化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在思想政治课堂中会经常出现对某些重要知识概念理解不到位,不能达成教学目标的情况。这时作为教师的我们就要化错成蝶,善用错误生成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原先可能成为病点的问题就会转化为课堂教学的亮点[2],达到意外的教学收获,让课堂因“错误”而精彩。

    如我在讲授“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的内容时,有学生说:“个体劳动者以自己或家庭成员劳动为主,其收入也应属于按劳分配,为什么要把它另外作为一种方式呢?”从学生的错误和疑问中可以看出,他对“按劳分配”理解还不透彻,把“按劳分配”等同于“按劳动分配”,因而不能把“按劳分配”与“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区分开来,这个问题不解决,学生还会把这两种分配方式与后面将要学习的“按生产力要素分配”相混淆。为此,教师马上利用该生的错误提出问题:按劳分配是否等同于按劳动分配,为什么都是劳动所得,却有按劳分配、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和按生产力要素分配之分,它们究竟有什么区别?由于该学生的错误也正是许多学生的疑惑所在,学生随之而来的思考、探究活动就很积极主动,其讨论争辩也十分激烈,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3]。

    课堂也应该是学生可以出错的乐园,只有出错,教师才会根据错误对学生进行精心点拨、巧妙引导、逐层解惑。当学生的思维处于进退两难时,教师不妨接住学生抛出的“绣球”,再把这个“绣球”巧妙地抛给学生,让学生在错误思维的碰撞中,使学生的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与发展。同时,开发和利用学生课堂中的“活资源”(如错误资源),营造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和积极的生态环境,使课堂成为学生发表真情实感的舞台,使生成的资源真正被利用。在上面的教学案例中,因为学生错误地把将“按劳分配”等同于“按劳动分配”的概念,我机智地将“错误”当成一种宝贵的教学再生资源,从而让学生意外地将这两个概念区别开来,学生在“出错”与“改错”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要点。毫无疑问,此节课因“错误”的生成,让学生学得更有效。, http://www.100md.com(李明远)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