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17年第20期
编号:13095096
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化、实效化及其发展(2)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0月8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7年第20期
     二、“早期需要得不到满足长大会患神经症”吗?

    ——把“满足需要”换成“积极情绪”,问题变简单

    “早期需要得不到满足长大易患神经症”这个命题,吓住了许多父母和老师,在促成“惯孩子”教育方面起了不小的推波助澜作用,因为人们说不清哪一次、什么样的、何种程度的需要不满足会导致怎样的神经症?如果引进国外理论者不是全盘照搬,而是能够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话,事情并不难解决。

    个案实例1:大连某高校一名大学生,男,患焦虑症、强迫症多年。在他四岁时被父母将其送到乡下奶奶家(距离市内40公里)照管。某日凌晨,母亲试图趁孩子熟睡时悄悄起床,开车赶回市里上班时,孩子意外惊醒,朦胧中发现母亲要离去便产生了极度的焦虑、惊恐。孩子强烈的分离焦虑情绪与母亲即将离去的场面之间反复多次结合后,形成严重的条件反射性焦虑情绪。以后每次与母亲分离时,孩子都产生强烈的焦虑、惊恐情绪。这样的高度分离焦虑情绪每周都要重演至少一次,持續数月。当孩子上中学以后被医院诊断为患焦虑症、强迫症,长期服药和看心理咨询师。上大学后,在辽宁师范大学用消除焦虑情绪反射的方法治愈,无复发。

    个案实例2:沈阳某校一名高中生,女,校级“学生干部标兵”。性格阳光、快乐、自信,是班主任助理。据当年参加教育实验人员和母亲反映:这孩子在两岁前的时候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94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