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心灵空间 > 大众心理
编号:13233906
校园欺凌中欺凌者的心理特征与问题行为及干预策略(2)
http://www.100md.com 2018年3月1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8年第8期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有内在的基本需求,从高到低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除自我实现的需要外,皆为基本需要。其理论强调基本需要的满足会产生有益的、良好的、健康的自我实现的效应,促使人形成健康人格或完美人性;但是当其基本需要匮乏时,会引发某些神经质的需要,如持续地渴望得到满足,或对环境和他人做出攻击性行为。

    根据这一理论,校园欺凌的产生也受欺凌者的需要匮乏的影响。2016年,罗怡和刘长海对119所中小学在职教师进行《校园欺凌行为调查问卷》的结果表明,61.47% 的教师认为欺凌者在学校很少受到教师表扬,68.85% 的教师认为欺凌行为给欺凌者带来了自信。在媒体报道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有些欺凌行为发生在长期得不到关爱和关注的孩子身上,多数欺凌者很少受到表扬和同学的拥护,人际关系不佳。这表明很多欺凌者在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等方面得不到满足,需要的匮乏导致安全感缺失、自我价值感降低。他们在环境、人际交往中感到不安、危险与紧张,尝试通过某些方式为自己营造一个可以受控制的安全领域。欺凌他人,实则是欺凌者通过对他人施加不良影响而使自己体验到控制感、安全感、获得关注、提升自我价值感的一种补偿行为。
, http://www.100md.com
    二、欺凌者的心理适应与问题行为

    欺凌者自身在欺凌行为中会受到一系列不良影响,既有内化的心理适应方面,也有外化的问题行为方面。

    (一)导致欺凌者形成不良人格

    校园欺凌易滋生欺凌者骄横跋扈、恃强凌弱、敏感多疑等不良人格特点,具有这种人格特点的中小学生在成年后往往心理也不健全,多表现出偏执、狭隘及易怒倾向,容易与周围人发生摩擦,难以适应正常的社会生活。习惯欺凌他人的中小学生往往会形成一种思维定式,认为暴力强制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有效方式,从而增强攻击性倾向。他们在遭遇挫折和面临困境时往往会采取极端的方式解决问题,对他人和社会造成严重危害。

    (二)导致欺凌者的抑郁、焦虑倾向

    一项长达两年的追踪研究表明,频繁欺凌者会有较大的可能性患抑郁与焦虑。欺凌者往往是性格暴躁、恃强凌弱、缺少同情心的,周围的同学对他们是唯恐避之不及的,而欺凌者自身也能感受到来自同伴的排斥和厌恶。对于青少年而言,同伴关系在社会支持系统中的比重日益增强。周围人与欺凌者疏离的同伴关系,让欺凌者会产生抑郁、焦虑的负面感受。
, http://www.100md.com
    (三)导致欺凌者出现社会化障碍

    欺凌者的不良个性特点会妨碍其与同学的正常社会交往,在与同伴群体的交往中不受欢迎,容易被拒绝且难以融入同伴群体之中。同时,同伴群体对欺凌者的暴力攻击行为并不认同,而且往往因为害怕而远离欺凌者[4]。所以,在正常的社会交往中,欺凌者会遭到同伴群体的拒绝而处于孤立的境地,人际交往困难。紧张的同伴关系和孤立的社交地位会对欺凌者的社会性发展产生消极影响,使欺凌者遭受持续的挫折和心理打击,难以适应正常社会,易偏离正常社会化轨道。Olweus教授的研究表明,经常欺凌他人的儿童成年后的犯罪率是正常人的4 倍。

    三、干预策略

    针对欺凌者实施欺凌行为的部分心理成因,同时借鉴国内外关于校园欺凌行为的干预措施,本文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提出加强自我控制训练、共情训练、获得需要满足三种策略[5]。

    (一)加强自我控制
, http://www.100md.com
    该训练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欺凌者的自控能力、缓解行为冲动。其主旨是要求学生遵循“三思而后行”的基本原则,将不符合道德、法规与校纪校规的行为减少到最低限度。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指导者要求学生通过一些简单、 固定的自我命令,逐步掌握自我行为控制。例如,在与同学讨论问题这样的情景中,要求被训练者不急于表述自己的看法与观点,不在讨论过程中将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他人。引导学生采用五步法来对自身的行为作调控:停 ——停止其他无关活动,保持安静; 看——看清周围的人和情景;听——倾听他人的意见;辨 ——分析此时此地自己应该做什么与怎样做;行——作出相应的行为反应。由于训练时要求动作命令来自于学生自身内部,所以一旦动作反复定型,他的自制力有望大大提高,欺负行为就会相应减少。

    (二)增强共情能力

    欺凌行为与情绪性共情有关,这里共情是指个体由真实或想象中的他人的情绪情感状态引起的并与之相同或相似的情绪情感体验,也即“感同身受”。共情是一种能力,在刻意的训练中会得以提升。
, http://www.100md.com
    指导者可先借助动画短片《同理心》向欺凌者传递“什么是共情、共情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等信息,然后选取教材故事,让欺凌者报告主人公的情绪感受及这种情绪感受带来的身体、行为上的影响;创设安全氛围,将校园学习、生活中的欺凌事件改编,让欺凌者扮演受欺凌者角色,亲自体验被侮辱、嘲讽、冷落等欺凌后的种种感受,并做交流、分享。

    (三)获得需要满足

    部分欺凌者通过欺凌行为体验到对周围环境、关系的掌控,同学的关注,从而补偿了内心需要的匮乏。这些学生在班级里往往也是成绩不良,经常被父母、老师批评的群体,在“以分数论英雄”的教育环境下,他们无法体验到自身价值感。多元智能理论的研究发现,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特优势。这些优势表现在9个不同的范畴,分别是语言、数理逻辑、空间、身体运动、音乐、人际、内省、自然探索、存在。如果学生展现出了自身优势,获得了他人的赞扬和关注,他们就不会因内在需求匮乏而诉诸欺凌行为了 。

, 百拇医药     这就需要教育者一方面着力培育社团发展、兴趣小组,丰富校园活动,让每个学生都有表现自己、施展自己的机会,另一方面也需要教育者采取恰当的奖励机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园内外活动。在参与自己所擅长、有兴趣的活动中,他体验到归属感;在活动比赛中体验到成就感、被尊重感,从而获得需要的满足。

    参考文献

    [1]章恩友,陈胜.中小学欺凌现象的心理学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16(11): 13-17.

    [2]谷传华,张文新.小学儿童欺负与人格倾向的关系[J].心理学报, 2003,35(1):101-105.

    [3]杜红梅, 冯维. 移情与后果认知训练对儿童欺负行为影响的实验研究[J]. 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2):82-84.

    [4]孙时进, 施泽艺.校园欺凌的心理因素和治理方法:心理学的视角[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學版),2017(2): 51-55.

    [5]刘小群. 初中生欺负行为及其与抑郁、焦虑和社会支持的关系[D].长沙:中南大学, 2013: 42-43.

    (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市镇海蛟川书院,宁波,315200)

    编辑/卫 虹 终校/于 洪, http://www.100md.com(王潇曼)
上一页1 2


    参见:首页 > 保健版 > 心灵空间 > 大众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