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心灵空间 > 大众心理
编号:13233813
校园欺凌中欺凌者的心理特征与问题行为及干预策略(1)
http://www.100md.com 2018年3月1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8年第8期
     〔摘要〕学校欺凌行为因其发生的普遍性和后果的严重性而受到日益关注。已有研究表明,欺凌者身心健康会受到不良影响,如产生孤独感、抑郁、焦虑等负性体验,也会导致其日后产生违反道德和社会行为规范的外化行为问题。本文探讨欺凌者的心理特征与问题行为,并从心理健康教育层面提出干预策略。

    〔关键词〕校园欺凌;欺凌者;心理特征;问题行为;干预策略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8)08-0024-03

    随着社会媒体的曝光,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不断入人耳目,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日益重视。2016年12月,教育部青少年法治教育协同华东师范大学创新中心和《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联合举办了“校园欺凌治理:跨学科对话”学术研讨会,多个领域的学者从法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体育学等专业角度就校园欺凌治理问题展开了学术对话。这表明人们正从多角度、多领域、多途径,关注、应对校园欺凌问题。心理学领域对校园欺凌的系统性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由瑞典心理学家Olweus教授率先展开,随后各国心理学家展开了本土校园欺凌研究。
, 百拇医药
    至今,国内外研究仍在沿用Olweus教授关于校园欺凌的定义。他认为校园欺凌是发生在同辈之间的一种无激惹的特殊攻击行为,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1)蓄意伤害性:通过言语上的辱骂、嘲笑、起绰号或身体上的踢打、抓咬或社交上的排挤、孤立等试图对他人造成恐惧、不适或困窘;

    (2)不均衡性:欺凌者和受欺凌者之间力量或关系上具有不平等性;

    (3)重复发生性:有意伤害他人的行为在一段时间内会反复发生。欺凌行为有很多种,目前较统一地划分为身体欺凌(推搡、踢、打等身體动作行为)、言语欺凌(起绰号、嘲弄、取笑、挖苦或讽刺等言语行为)、关系欺凌(背后散布谣言、说人坏话、排斥孤立)、网络欺凌(利用微信、QQ、微博等电子通讯手段对另一个个体反复实施的骚扰、威胁、攻击行为)[1]。

    校园欺凌具有跨文化的普遍性、性别差异性、欺负—受欺负行为的稳定性、不易发觉性。人们普遍认为受欺凌者是最大的受害者,研究者也往往从受欺凌者的角度去探讨欺凌发生的原因,对其产生的一系列内、外化问题及其相应的干预策略[2]。校园欺凌行为的发生源于多种因素的交互作用,影响了每一个卷入的个体:欺凌者、受欺凌者及欺凌目击者(彻底的局外人、协助者与响应者、保护者)。即便是看起来最不相干的局外人,目击欺凌也会影响他们在校园班级中的安全感,对同伴不信任感等。欺凌是一种损人损己的行为,看似掌握主动权的欺凌者,也会在欺凌行为中受到伤害,导致日后出现心理、行为问题;再者,从教育实践的经验来看,欺凌者具有行为冲动、好惹是生非、成绩不良等特点,他们也是需要关注、教育的群体。
, 百拇医药
    因此,本文将校园欺凌中的欺凌者作为主要讨论对象,以心理学视角探讨欺凌者共有的心理特征,实施欺凌后个体产生的心理适应与问题行为及干预策略。

    一、欺凌者的心理特征

    (一)共情

    共情,又称同理心,简言之是指能够觉察、体验、理解他人的情绪、情感。共情包括认知成分和情绪成分,前者是指对他人情感的感受和对情感所发生的经历和行为的认知,后者是指对他人情绪的认同而获得的情绪体验和反应,这两者共同决定着共情的性质、内容、强度和方式。

    Smith的研究发现,欺凌者知道在情境中如何去伤害对方,他们会选择欺凌的时机、场合、形式,知道如何戳中受欺凌者的“痛处”。这表明欺凌者具有较强的“心理能力”——他们对欺凌者的心理有较好的把握,能很好地推测他人的心理状态,如动机、欲望和情感,能够较好地意识到自己的所作所为给别人带来的不良影响,但体验不到他人的痛苦感受。该研究结果证实了欺凌者自身较高的认知移情能力,较低的情绪移情能力,这一现象被心理学家成为“冷认知”。
, http://www.100md.com
    欺凌者在情绪体验上不同于他人。他们在欺凌情境中最常表现出的情绪反应是冷漠、满意和高兴;期待在攻击情境中体验到快乐,会冒更大的风险采取破坏性行为。由于共情能力不足,欺凌者很难感同身受到自身行为给受欺凌者带来的消极情绪体验[3]。来自国内外的研究均表明,欺凌和受欺凌的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下降趋势。其原因是儿童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什么行为是可接受的,能够体验别人在遭受欺凌时的情感,由于情绪移情能力的提高使他们降低了欺凌行为。

    (二)人格特点

    在个体与环境的互动过程中,其人格倾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其对待世界的基本行为方式,它与特定的环境或情境的结合,使欺凌的发生成为可能。研究发现,欺凌他人事件的发生与欺凌者盲目的自我评价和自尊、自信密切相关。在英国、澳大利亚等国进行的研究还发现了欺凌者的某些共同气质特点,国内研究者的结果也验证了这一结论。

    谷传华、张文新、陈世平等学者采用匿名问卷的方式测量了儿童欺凌行为与人格倾向的关系,结果发现欺凌者在精神质量表上得分普遍较高,并且属于外倾型。根据艾森克的研究,高精神质量表得分往往意味着倔强固执、粗暴强横、冷酷和缺乏同情心等特点,许多精神病态人格、酗酒和各种反社会行为等问题行为者的精神质量表得分都极高。具有外倾型的个体往往不容易克制自己的行为,具有冲动性和易激惹的特点。所以,他们在学校中经常会有一些违规行为,极易形成不良的同伴关系。

    另外,日本学者的研究结果发现,欺凌者往往表现出任性、具有攻击性、急性子、急躁、无法理性控制其情感、以自我为中心及行事冲动等个性特征。过度强势的性格将会导致挫败感的加深,而为了避免这个感觉,偏执的青少年学生容易采取更加强势的态度去要求他人的服从与膜拜,从而导致他们的行为出现偏差、不愿意遵守规矩等,这些都有可能成为欺凌他人的因素。

    (三)需要匮乏, 百拇医药(王潇曼)
1 2下一页


    参见:首页 > 保健版 > 心灵空间 > 大众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