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18年第10期
编号:13230476
学习是克服“本领恐慌”的最好良药
http://www.100md.com 2018年4月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8年第10期
     〔关键词〕心理恐慌;教师成长;学习

    私下里,常听到众多老教师念叨:“现在的孩子真难教,教了二十几年课,我越来越不会教了。”

    为何教师们会发出如此悲观的慨叹呢?我认为,一是客观上时代发展太快,知识折旧率迅速。按照“知识折旧定律”,一个人一年不学习,所拥有的全部知识会折旧80%,如果只是依靠早期学习积累的“原始资本”,不抓紧时间学习新知识、新理论,一味吃“老本儿”,别说不能适应新常态,恐怕连应对一般性工作都会越来越吃力,最后落得个“坐吃山空”的下场。再者信息多元化的时代,学生在诸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时时挑战着教师的权威。二是主观上教师要多从自身找原因。如果教师以“缺乏阅读的闲暇,缺乏阅读的环境,缺乏阅读的需要”为借口,長期不读书、不学习,业务上不进步,仅仅是燃烧了自己照亮学生,却没有新能量的持续注入,必然会导致自身的油尽灯枯“本领恐慌”。

    绳短不能汲深井,浅水难以负大舟。基辛格回忆访华经历时说到,当他进入毛泽东的书房时深受触动,四周墙边的书架上摆满了文稿,桌上、地上也堆着书,“房间看上去更像是一位学者的隐居处,而不像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的全能领导人的会客室”。广泛涉猎、深入研究,毛泽东为我们教师加强学习树起了榜样。“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读书是一场精神的长跑,学习是教师最好的“自我救赎”。
, http://www.100md.com
    克服“本领恐慌”要主动学。《礼记》有云:“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打铁先需自身硬,身为“传道受业解惑”的教师,如果不加强读书学习,知识就会老化,思想就会僵化,能力就会退化,站稳讲台就难了。为了使学生获得一点知识的亮光,教师应吸进整个光的海洋。因此,要主动学习,自觉请教,勤于读书,勇于磨砺,自觉克服“不学”“厌学”“浅学”“空学”等现象。只要教师多读书、读好书,以能者为师、不耻下问,钻研教材、揣摩教法,在各类课型中苦练基本功,就能“腹有诗书气自华”,就能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表率。

    克服“本领恐慌”要坚持学。《庄子》有云:“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终身学习是教师补偿知识和能力的有效手段,既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又是搞好现代教育教学的需要。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学生可以原谅老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谅老师的不学无术。”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知识的“源头活水”,就要拿出一股子挤劲,把零碎的时间利用起来,哪怕每天挤出半小时,读书三四页,集腋成裘、积少成多,积细流而成江海。这样面对工作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时,各种解决办法才能层出不穷、推陈出新。
, 百拇医药
    “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陶行知先生要求我们要始终处于学习状态,站在知识发展前沿,教到老,学到老,人生学习化,学习终生化,如此,教师的生命之树就会常青。

    克服“本领恐慌”要结合学习。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有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花盆里栽不出万年松,马棚里跑不出千里马。学习要从教育工作的实际出发,学以致用。实践出真知,正如毛泽东曾说:“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并且是更重要的学习。”教师要做到干中学、学中干,用以促学、学用相长,既向书本学习,又向他人求教,更要在课堂中磨炼,多思考、勤总结、善反思、去探索,时刻注意把握教育新理念、新规律,汲取营养、积累经验、提高本领,真正成为教育的行家里手。

    “本领恐慌”是最大、最可怕的恐慌,面对“本领恐慌”,惟一的出路是学习。“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越来越不会教课了”考验着每一位教师的专业自尊,也倒逼着教师一心向学。教师只有强化学习意识,善于学、主动学、持续学、学以致用,才能日有所进,不断克服“本领恐慌”,才能教好书育好人。

    学习是克服“本领恐慌”的最好良药,读书是一场精神的长跑,无论何时开始,都不会太晚。让学习成为你我他大家受益终生的一种好习惯吧!

    (作者单位: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奚仲中学,枣庄,277000)

    编辑/赵 磊 终校/丁 尧, http://www.100md.com(仇光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