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1812
编号:13589804
具体谈话法在处理学生问题行为中的运用(1)
http://www.100md.com 2018年4月2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812
     〔摘要〕学生的问题行为与自身一些不合理信念或观念等心理因素密切相关,从而引发不正常的情绪和行为。由于其自身年龄特点和认知发育的不成熟,他们在描述事件时模糊不清,矛盾、不合理,使问题变得复杂,这时需要教育者运用心理咨询中的具体化技术,使谈话话题指向具体的事实和细节,使双方讨论的问题更加清晰、准确,有利于教育者准确地把握学生问题行为的性质、特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认知,积极归因,减少问题行为的发生概率。本文借助学生问题行为引发冲突的三个具体案例阐述了具体谈话法的概念、应用原则与使用方法。

    〔关键词〕具体谈话法;问题行为;校园暴力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8)12-0060-04

    一、引言

    校园一直以来是人们心向往之的纯洁净土,然而近年来校园暴力欺凌事件频发,师生关系矛盾紧张,流血事件时有发生。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学生们容易产生一些不合理的信念,引发种种问题行为,如说谎、打架、偷窃、欺凌,这些问题现实存在,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学生问题行为的发生对其自身成长不利,也严重影响了教育质量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行为,努力适应校园环境,培养亲社会行为,维护校园稳定与安全是教育者共同的心愿。

    学生问题行为的产生往往与其自身一些不合理信念或观念密切相关,从而引发不正常的情緒和行为。由于年龄和认知发展的特点,学生在叙述思想、情感、事件时常模糊不清,矛盾、不合理,使问题变得更加复杂。这时需要教师运用一些具体技术,了解事件发生过程中学生的情绪、态度和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以期帮助学生转变不良认知,改进行为,使其更好地适应校园生活。

    具体谈话法是认知行为疗法理论假设下的一种咨询会谈技术。认知行为疗法认为,人的认知过程影响其情绪和行为。因此,通过改变人的不良认知可以矫正不良行为。

    二、相关概念

    1.具体谈话法

    具体谈话法是指心理咨询师协助来访者清楚、准确地表述他们的观点、所用的概念、所体验到的情感以及所经历过的事件,使谈话话题指向具体的事实和细节,使双方讨论的问题更加清晰、准确。这一技术运用到教育中,即教育者一旦发现学生陈述的内容有含糊不清之处,或者只是叙述了某件事情、却没有说出他的主观情绪体验时,就要以“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因、何果、何种感受、何种想法”等问题,来协助学生更具体地说明和描述自己的问题,协助学生作明确的自我表露。

    2.问题行为

    问题行为是指儿童和青少年在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反复发生的既影响他人又影响自身发展的行为和情绪异常问题。问题行为有两个特征:一是行为本身既对他人不利,也对自己不利,即行为具有有害性;二是行为必须是反复发生的,即具有反复发生性。

    问题行为可以分为外化问题行为、内化问题行为和混合问题行为。外化问题行为主要是指违反道德和社会行为规范的行为,包括攻击、反抗、盗窃、逃学、药物滥用等。内化问题行为主要是指儿童经历的一些不愉快或消极的情绪,包括抑郁、焦虑、恐惧、退缩等。混合问题行为主要包括思维和注意等问题。

    三、案例简析

    案例一:

    小浩因为偷拿同学的宣纸,被叫到办公室来写检讨。我见他面露难色,好长时间写不出半个字,他的母亲站在他身边生气地训斥他:“你怎么能拿同学的东西呢?你这不是偷吗?你想要妈妈可以给你买呀!快写!保证下次不拿同学的东西了。”但小浩依然写不出什么来。我询问了一下情况,他母亲说:“小浩拿同学的宣纸就是好奇,他没跟我说要买,要不我就给他买了,不管怎么说偷东西都不对,我让他写保证呢。”我看小浩一言不发(平时就不爱表达自己内心感受),加之他的家庭条件还算不错,没有必要拿同学的东西,直觉上认为这件事没有这样简单。

    于是,我对小浩说:“你跟老师说说,发生什么事情了?”

    小浩:“下课了,我拿小文桌子里的宣纸看,同学就说我偷东西,老师就让我在这写检讨。”(描述过分概括)

    “第几节课下课?”

    “第三节课。”

    “到外面上的课,是吗?”

    “对。”

    “你回来时教室有人吗?”

    “没有。”

    “接下来发生什么事情了?”

    “我看小文桌子里有宣纸,就拿出来看,然后……”

    “停,为什么想看他的宣纸?”

    “我不知道宣纸长什么样,就想看看。”

    (话外音:只是出于好奇)

    “接下来呢?”

    “然后同学回来了,我就把宣纸放在后面的柜子里了。”

    “为什么放在柜子里?”

    “来不及了。”

    (话外音:小浩把宣纸放在柜子里而没有放在自己的书桌里,说明他并不想拿小文的东西,真的只是想看看。同学们回来了,他怕被误会,找到一个最近的位置放进去。而来不及很可能指的是来不及放回小文的书桌里。)

    “如果同学没回来,你会怎么做?”

    “把宣纸放回去。”

    “然后发生什么了?”

    “有同学看见我把宣纸放在柜子里,就告诉了小文,说我偷他的宣纸。小文就告诉了老师。”

    “老师明白了,下课后你第一个回教室,发现小文桌子里有宣纸,你想看看宣纸是什么样的,然后就拿了小文的看,本来你想看完了就放回去,可是同学们回来了,你就先把宣纸找个最近的位置藏起来,想等个合适的机会给小文放回去,结果被同学发现了,是这样吗?”

    “是,就是这样。”

    “那你就把事情的经过和你在整个过程中的想法具体地写出来交给老师,写出真实感受,老师和同学们都会理解你的。下次对什么东西好奇想看的话,要直接向同学借,就不会有今天这样的误会了。”, http://www.100md.com(于棋)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