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心灵空间 > 大众心理
编号:13227730
“走心”的心理辅导活动课教学始于生活(2)
http://www.100md.com 2018年5月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8年第13期
“走心”的心理辅导活动课教学始于生活

     (二)回归生活,筛选生活化教学材料

    心理辅导活动课必须向生活回归,其课堂教学不是为了掌握知识和形成技能,而应转向“回归生活”,还学生以生活,还学生以快乐,赋予教育以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它是以学生群体心理发展的普遍需要和问题为主线,以班级为单位所开展的活动。第一,教师要深入学生的生活,做学生生活的有心人;第二,充分利用学生这一宝贵资源,贴近学生的生活、反映学生的实际、生活经历和生活困惑等,使教学真正具有针对性,才能促使学生真正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第三,要自觉挖掘自身的资源,并基于职业自觉而充分地将自己生活中有价值的见闻、体验展现在学生面前。例如,以“生命教育”这一辅导主题为例,教师既要充分考虑每个阶段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及这个阶段的学生对“生命”的理解,进而设计切合小学、初中、高中等不同的教育阶段学生特点的辅导目标。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学生个性化的心理需求,这样的活动才具有针对性,才能为学生所认同,从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精心设问,激发学生探究生活
, 百拇医药
    心理辅导活动课生活化教学,主张变“教案”为“学案”,变“学案”为“问案”,从学生的年龄特征、生活实际及所遇成长中的困惑出发,研究学生的需求,把教学目的与学生的需要结合起来。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组织能激发学生的思维高潮的问题来组织教学:精心设计能引起学生认知冲突的问题,能触动学生内心体验的问题,能让学生从批判和参与决策的角度发生的问题,新颖有趣的问题和来自学生身边的问题。例如“我的二十问”——经典的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认识的活动。传统的形式是进行20句“我是 的人”的填写。后经过教师在心理辅导活动过程中的实践,使之变化成:“我是 ;我的同学认为我 ;我最大的财富是 ”等问题[2],但这种活动形式用在小学或者初中阶段的话,仍会因为文字内容较多引起学生的厌烦情绪,影响辅导活动的效果。有教师将这一活动的形式作了如下变化(见图),这使自我分析的具体指向更加清晰化。该设问图文并茂,生动有趣,在活动中也能对学生有所启发。教师在运用的过程中,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以创造和改变,使之为自己的活动主题更好地服务。

    (四)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体验生活
, 百拇医药
    心理辅导活动课的目的是帮助学生获取相应阶段成长的经验,而这种直接经验的获得大多要通过一系列专门设计的情境或活动才能完成。情境设计是否能达到协助学生发展的目标,有三个关键性因素:第一,角色的承担。心理辅导强调一堂成功的心理辅导活动课,必须提供一系列的角色活动,让学生取得角色扮演的机会,在安全的情境中开展体验性学习,并尝试新的经验和行为[3];第二,保持挑战与支持的平衡。在创设情境时,要向学生提供适度的挑战性任务。所谓挑战性任务,就是有一定难度,但经过个人努力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过分容易获取的成功体验,不具备强化的价值。与此同时,辅导教师还要提供一定的支持,如鼓励、指导等,力争使两者之间达成平衡;第三、促成持续发展。情境设计完成后,要注意妥善安排各活动或情境之间的次序,循序渐进,环环相扣,以突出整体效果的衔接。

    (五)实践教学,激发学生感悟生活

    心理辅导活动是学生自我教育活动,它以“他助—互助—自助”为机制。在真诚、理解、接纳和鼓励的态度面前,学生感到安全和自由,“他们开始抛弃那用来应付生活的伪装,力图发现那更本质、更接近它真正自己的东西,开始能真诚面对与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罗杰斯)。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调动学生自身的教育资源,鼓励学生在较深的自我开放和自我卷入中,通过自我体验、自我领悟、自我实践、内化,促进学生的自我成长[4]。同时,要开展广泛良性的互动和分享,以引发学生领悟,开启其彼此改变和成长的契机。而且,也要鼓励学生把课程中取得的领悟与演练的成果迁移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布置一定的作业,确保辅导活动的效果在知、情、意三個维度上的统整。
, http://www.100md.com
    总之,心理辅导活动课是一门有效推动学生成长、发展的课程,一堂走心的心理辅导活动课教学应该从生活开始,深深地根植于中小学生的生活世界,关注他们的现实生活,引导其不断超越现实生活,改善当下生存状态,提升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宣文.心理辅导活动课的设计与评价[J].教育研究,2002(5):58-64.

    [2]叶斌.心理健康学本(高中)[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陶丽萍.精彩,从导课开始——心理辅导课导课艺术初探[J].教育(文摘版),2016(7):299.

    [4]刘际萍.“倾听、对话式课堂”的实践研究[J].现代教学,2015(s1):35-36.

    (作者单位:1.浙江省永康市教师进修学校,永康,321300;2.浙江省永康卫生学校,永康,321300), 百拇医药(徐中收 朱业标)
上一页1 2


    参见:首页 > 保健版 > 心灵空间 > 大众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