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18年第16期
编号:13298540
实质性参与:中职生课堂有效学习的关键观察点(3)
http://www.100md.com 2018年6月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8年第16期
     不得不说,教师控制的课堂给教师带来满足,仍然是教师的心理定势。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非控制的教学”课堂让广大心理教师感到不安。

    小组教学亦存在形式化倾向,“良好、热闹、活跃”的课堂氛围,取决于老师的好恶,“倡导”学生表现性的活动。

    (2)形式化的教学环节

    核心素养是跨学科素养,任何核心素养都不是一门单独学科可以完成的,任何学科都有其对核心素养发展的共性贡献与个性贡献。心理辅导活动是一种促进学生心理成长的活动,是增进师生关系的活动,是促使教师更新教育观念的活动。心理辅导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它要求教师必须牢牢把握心理辅导的基本理念和技术,切实做到关注学生的心灵感受,接纳学生的不同观点,并学会运用聚焦等技术,提高课堂效率,真正使学生在一堂课内有所收获,获得情绪的调节、理念的感悟、技能的掌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要防止过于“严谨”的学科化倾向,要“留白”和生成。要挖掘课堂的私下层或隐形层,不能被追求效率带来的假象、热闹蒙蔽双眼和大脑。

    心理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必须遵守心理咨询和辅导的规范,不随意“野蛮分析”和“贴标签”。

    三、中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有效性的关键观察点:从形式性参与到实质性参与

    (一)课堂观察

    课堂观察是合作共同体专业成长的方式 ......
上一页1 2 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07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