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18年第21期
编号:13288444
学校心理咨询师应该怎么办?
http://www.100md.com 2018年7月2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8年第21期
咨询伦理,保密原则,陪伴者,保护者
     〔摘要〕学校心理咨询师身兼教师和心理咨询师两重身份,在处理家庭教育不当引发的学生咨询时,可以不拘泥于心理咨询师的身份,沿着如下思路处理:了解事实真相—确定服务对象—提供支持指导。学校心理咨询师应该成为学生成长的陪伴者和心灵的守护者。

    〔关键词〕心理咨询师;咨询伦理;保密原则;陪伴者;保护者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8)21-0050-02

    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我们在心理咨询的时候,经常感到无力无助,最常见的就是眼看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存在很大的问题,或对孩子不闻不问,或嫌弃粗暴,或以爱的名义控制孩子、压抑孩子。对此,我们痛心,但囿于心理咨询的专业伦理,常常陷入要不要帮、应该怎么办的困境。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8年第6期刊登了李值霖老师的文章《心理咨询师应该站在哪一边?》,讨论了此类困境。李老师提出“我们应该和事实站在一起”的观点,并从“心理咨询不是和稀泥”“心理咨询不应该有帮派之分”两个层面论述,对学校心理教师开展工作有很大的启发,也引发了我更多的思考。

    我想说的是,学校心理咨询师应该怎么办?

    首先,作一说明,我之所以在心理咨询师前面加了一个词“学校”,是因为我们和社会上的心理咨询师不一样。我们首先是教师,其次是学校教育工作者。之所以不采用心理辅导教师的提法,是因为在有些学校有持心理咨询师证书的老师有可能在咨询的时候遇到这样的来访者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54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