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职业与健康 > 信息
编号:13282404
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及心理健康状况(2)
http://www.100md.com 2018年8月1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8年第23期
     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在心理健康状况各个因子上,学历为本科及其以上的教师得分明显低于学历为大中专的教师。这表明,学历为本科及其以上的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好于其他教师。

    (三)职业倦怠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

    为考察职业倦怠和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我们进行了相关分析。表9和表10显示,职业倦怠和心理不健康症状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且各个因子之间也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这表明,职业倦怠得分越高,心理不健康状况得分越高,即职业倦怠感越强,心理健康状况越差。

    四、讨论

    本研究表明,厦门市中小学教师普遍存在职业倦怠和较差的心理健康状况。这与大多数研究结果类似[5-7]。单一重复的工作是教师每天要做的,而且回报较少,成就感也较低。这就让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感较强些。职业倦怠会让教师缺乏工作热情,备课不充分,降低教学水平,进一步影响教学质量;职业倦怠会让教师无法理解学生,无法容忍学生的小过错,进而影响学生状态和学习效果。同时,面对着个性突出的学生,面对权利意识强的家长,面对教育局的各种要求与培训,以及社会的种种压力,当今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也备受考验。
, http://www.100md.com
    同时,本研究发现在情感衰竭上女性教师明显高于男性教师。这与多数的研究发现的性别差异结果类似[8]。另外,本研究的重要发现是在教龄、职称和学历上存在职业倦怠状况和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相对于教龄在5年以上的中老年教师,教龄在5年之内的新教师职业倦怠和心理健康状况都较好。赵玉芳等的研究也得出类似结果[5-6]。一方面,新教师更有动力去学习、去挑战,对他们来说每天面对的事情都是新发生的事情,不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另一方面,他们更愿意接受新知识、新思想,愿意适应新的环境,有更多的办法去处理情绪上的问题,因此心理健康状况较好。二级教师相对于一级教师和高级教师来说,职业倦怠和心理健康状况都良好。这是因为他们相对比较年轻,有更好的应对方式;而高级教师和一级教师年龄相对较大,家庭的压力更大,职业发展遇到瓶颈,因此会有更多的心理困惑。与伍新春等的研究不同[6],我们发现高学历教师比低学历教师职业倦怠感轻,心理健康状况也较好。这可能是因为他们的知识、思维等众多资源能有效应对所发生的问题。今后,我们将考虑以怎样的应对方式有效地减轻教师职业倦怠和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
, 百拇医药
    此外,本研究还发现了厦门市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越强,其心理健康问题越严重。职业倦怠的3个因子与心理健康症状的9个因子间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表明,职业倦怠会导致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的整体降低。刘晓明等也发现了这个现象[9-10]。Vasiljuk的研究认为,职业倦怠是个体持续不断增强的应激过程。它会让个体心理结构、心理活动和心理调节等方面不安定,接着是让个体情绪不安定,最后直接影响到心理的核心部分——个性,产生整个心理健康危机。随着职业倦怠感的不断增强,可能会扩展到教师整个的自我意识,这时就会扩展成为生命危机。厦门市近些年在基础教育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改革,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但同时也给教师增加了大量的工作负担;与此同时,教育局对教师有许多要求,并举办众多培训和会议,让教师在时间上和精神上都有很大压力;由于新一轮教师职称评定的改革,评定职称难度越来越大,对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心态和生存状况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另外,学校、学生、家长和社会诸多方面也给教师施加了许多心理压力。这样的状态不断持续,教师逐渐对工作失去了兴趣,产生了厌倦心理,最后影响心理健康。相关教育部门和学校应对此加以重视,为教师“减负”,并采用恰当的激励手段,让中小学教师轻松“上阵”,减轻职业倦怠感,改善心理健康状况。
, http://www.100md.com
    五、结论

    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和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我们应对中老年教师有更多的关爱,关注重他们的心理健康和职业发展。

    参考文献

    [1] Schwab RL. Teacher Stress and Burnout [J]. Handbook of Reasearch on Teacher Education. Sikulan Editor, Macmillan,1996, 53.

    [2]Tang C S, Au W, Schwarzer R, et al. Mental health outcomes of job stress among Chinese teachers: Role of stress resource factors and burnout[J].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2001, 22(8):887–901.
, 百拇医药
    [3]劉恒,张建新.我国中学生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结果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2):88-90.

    [4]Enzmann, D. , Schaufeli, W. B . , Janssen, P.etal. Dimen sionality and validity of the burnout measure[J].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1998 , 71(4): 331-352.

    [5]赵玉芳,毕重增.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状况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3, 19(1): 80-84.

    [6] 伍新春,曾玲娟等.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及相关因素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3,1(4):262-267.
, 百拇医药
    [7]丘碧群.中学教师职业倦怠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5):561-562.

    [8]Lynn E. De Lisi, M.D. Andrea Maurizio, B.S. Marla Yost, B.A. Carey F. Papparozzi, B.S. Cindy Fulchino, B.A. Craig L. Katz, M.D. Josh Altesman, B.S. Mathew Biel, B.S. Jennifer Lee, B.S.Pilar Stevens, B.S..A Survey of New Yorkers After the Sept.11,2001, Terrorist Attacks.Am J Psychiatry 2003,160:780-783.

    [9]Catherine So-KumTang, Wing-Tung Au, Ralf Schwarzer, Gerdamarie Schmitz. Mental health outcomes of job stress among Chinese teachers: Role of stress resource factors and burnout[J].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2001,22:887-901.

    [10]刘晓明,王文增.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4,12(4): 357-358.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学校,厦门,361000)

    编辑/卫 虹 终校/肖亦华, 百拇医药(朱勇)
上一页1 2


    参见: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职业与健康 > 信息